明舒差点脱口而出:文宣帝夺了侄子元昭帝的皇位!
她看的小说里,主角是太子丰檀和梵音公主,有关文宣帝的笔墨极少。
但也能从蛛丝马跡里,品出些他的为人。
比如,丰檀是太子,但在整本小说里,他都没有被授予辅国之事,太閒的结果就是堂堂一国储君,整日沉溺於男女情爱之事,他对梵音公主越好,秦楠就越丧心病狂。
这说明,文宣帝对权力看得极重,对於成年的太子,也没有放权的打算。
又比如,镇国大將军是他的心腹,导致秦楠在东宫乃至整个皇族里,都能横著走。
而镇国大將军是隨著文宣帝的上位而崛起的,镇国公府並没有根基。
一朝天子一朝臣,文宣帝並没有重用老臣。
再联想老定远侯战死之后,傅家迅速衰落……
明舒几乎不难联想到:“傅家挡了文宣帝夺位的路,监正曲舟行替文宣帝清路。”
书房里只有两人,可她还是不由自主压低了声音。
傅直潯满意地看了她一眼:“你猜对了。”
明舒却不由皱起了眉头,傅家败落於皇权之爭里,曲舟行甚至用阴损手段让傅家断子绝孙,傅直潯为何能用这么平静的口吻说这桩事?
她甚至有种错觉,他並不在乎。
傅直潯缓缓道:“当年北疆一战,东晟倾半国之力,才彻底击败北方巫罗一族,但也付出了惨重的代价。护国大將军和定远侯战死,两人麾下的四十万大军几乎全军覆灭。”
“护国大將军萧启松是元昭帝的外祖父。定远侯曾受萧家恩惠。萧启松、定远侯死后,元昭帝失去了最大的庇佑。”
听到这里,明舒忍不住问:“传闻当年帝京大乱,元昭帝惨死。这场內乱是文宣帝掀起的?元昭帝是文宣帝杀的?”
傅直潯:“护国大將军和定远侯战死后不久,晋王叛变,攻入帝京,包围皇宫。”
“当时还是豫王的文宣帝率兵来救,可惜太后和元昭帝已经自焚身亡。豫王打败晋王,替元昭帝报仇之后,在眾臣子的多次请求下,登基为帝。”
他勾了勾唇角,“这是东晟史书里的记载。”
明舒:“那真相呢?”
傅直潯淡淡道:“真相啊……萧启松虽死,但他还有二儿子萧墨在帝京,萧家男子个个都是將才。倘若五万禁军交由萧墨统领,晋王怕是破不了城。”
“但就在晋王攻打帝京前三日,萧墨、禁军统领暴毙,没有好的將领,再多的兵也是散沙,晋王势如破竹。”
“皇宫里有钦天监设的阵法,宫中也有通往城外的暗道,元昭帝有足够的时间撤离,但最后他却只能选择自焚。”
“豫王率兵临到帝京时,却故意放慢了速度,等皇宫大火的消息传来,他才命秦涌泉攻帝京,击败晋王。”
“晋王兵败之后,还做了一个让人百思不得其解的举动,往南撤离。”
“南边,是豫王屯兵之处。”
“最后一点——”
傅直潯微微一顿,“定远侯府在文宣帝登基后,迅速败落。长子傅言信虽承袭了爵位,但官运不通,二子不走仕途,而三子则一直戍守边疆。傅家子嗣亦不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