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不到中午,刘家院子里就已经聚集了不少村民,各自带著东西,三三两两围在一起,攀谈著。
不过大多数对话都是围绕著赵晓强这个女婿,並且以夸讚为主。
“听说了吗,就是因为这个女婿,老刘家大儿子已经上山打猎了,听说收穫还不小呢,他可真敢吶,之前二狗子带他家大儿子上山,那都伤成啥样了。”
“嗐,那能一样吗?你也不看看人家女婿多能耐,之前二狗子受伤那次,人家就一个人打了一头黑瞎子,这次三个人上山,又打一头黑瞎子,而且他还能拿出来换肉,肯定也是他的功劳。”
“也是,你们说他这年纪轻轻的,怎么打猎这么厉害,能不能让我家那小子跟他一起上山试试,总比在家閒著没事强吧。”
“你可快拉倒吧,你那是想儿子有事干?你是想儿子上山的时候,你跟你家男人有事干吧。”
“哎呀,你说啥玩意呢,你才想著有事干呢,再瞎说,嘴给你扯开。”
只是说著说著,这些人的对话就开始明显跑偏了,最后也是嘻嘻哈哈的笑了起来。
不过这样的对话不止这里一处,因此整个院子都充斥著对赵晓强的夸奖声。
就在大家夸讚的差不多时,刘父终於是从屋里走了出来,抱著一张大圆桌,放在了院子之中。
很快,赵晓强与刘振华就將黑瞎子肉给搬了出来。
有了之前的经验,赵晓强当即走到人群,开始给大家排队,有秩序的换肉。
与三道沟村差不多,后山屯能换肉的东西也十分有限,一般就是鸡蛋,土豆,罐头,糕点,以及一些日用品。
隨著队伍排好,刘父和刘振华那边就开始换肉了。
因为是一个村的人,所以每次换肉都会简单的聊上几句,也算是加固了双方的人情。
因为熊肉与猪肉不同,价值更高一些,因此將村民的东西都换完后,还是明显有很多剩余的。
因为这一部分本来就是赵晓强的肉,因此最后由赵晓强决定,直接让刘二叔拿到县城去卖点,反正家里也吃不了这么多肉。
至於换好的东西,那就直接放在刘家了,当做赵晓强送礼了。
至此,对於刘秀兰娘家人这一块的愧疚感,赵晓强便释怀了,毕竟做了这么多东西,也差不多了。
就这样,接下来的几天赵晓强都没有再折腾,即便是大月亮地,他也是让刘振华和铁牛叔一起去,而他则是在家抓紧赶进度。
经过两次打猎,刘振华也是有了些蜕变,每次上山都会带回来一些收穫,尤其是临近过年时,那更是自己打了一头傻狍子,也算是完成了他的目標。
简单算了算,赵晓强夫妻在娘家也有一段时间了,眼看著要过年了,二人便商量著,准备回家了。
將这个事与刘父刘母说完后,老两口明显有些捨不得,但也理解,都想团圆,女儿能在家里待这么久,他们已经知足了。
何况是这段时间,赵晓强让刘家发生了这么大的变化。
因此在刘家人的心里,已经完全认可了赵晓强,也明白,刘秀兰嫁给这样的男人,肯定是不会再吃苦了。
临行前,刘母拉著刘秀兰聊天,脸上都是笑容,与前世哭了一宿形成鲜明的对比。
因为要赶早车的缘故,刘父刘母早早便起床,给夫妻二人做了一顿无比丰盛的大餐,直到二人吃的吃不下了,这才满意的將他们送上刘二叔借来的驴车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