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83章 东施效顰  大导演从80末开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最新网址:m.92yanqing.com

但相比《本命年》中关注的边缘人群,管琥觉得自己的题材更为宏大,扩展到了这一时代的整个青年群体。

也正是因为如此,他才会对赵坤所评价的“远远不如王晓帅的那个本子”,產生了严重不服的情绪。

最后道:“导演,我觉得这理应是一部反叛的电影,那是新时代电影学生的一个共性。同时它又不完全是一种反传统的延续,它在视角上,註定要本著一种区別於当代中国电影的严肃的批判现实主义態度来敘事。”

嘴,牛逼!

赵坤看著管琥一脸自信的模样,內心十分无语。

要是自己没有看过他这部《头髮乱了》的电影,这时说不定就被他忽悠住了。

这么说吧,如果说王晓帅的《早春的日子》艺术成分有三四层楼那么高的话,管琥的《头髮乱了》艺术成分有,但顶过也就两三块砖头那么高。

赵坤上辈子出生、成长在南方,儘管后来长期在京城发展,但对京城所谓的胡同文化,以及八九十年代风靡一时的摇滚乐不甚了解。

即便是现在,他对社会上流行的摇滚乐也不太感冒。究其原因,无非就是心態二字。

说到底,他是个穿越者,没有这个时代年轻人因时代的变化而措不及防,以至於仿徨和无助,

更没有所谓的迷茫和反叛。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他就是站在上帝视角,以一种旁观者的心態在审视这个社会。

说实话,管琥的这个本子在他看来就是吃饱了撑的,无病呻吟。

更重要的是他拍出来的这部电影没有《本命年》的那种歷史厚重感,却用《本命年》绝对的怀旧態度来讲故事,表达自己对昔日所谓的怀念,就使得电影缺少一种层次感,更多的是一种个人情绪的表达。

而且整部电影都没有给出明確的未来指向,只有矛盾和迷茫,所谓的反叛也压根不彻底,太多温柔,缺少尖锐的衝突。

一方面是真实反映了他的性格,另一方面说的难听点就是东施效,为赋新词强说愁。

论艺术,他连王晓帅的车尾灯都看不著。

看来只能拍拍《八百》和《老炮》这种电影。

但是呢,瞅著这傢伙一脸期盼的神情,赵坤难听的话又说不出来,毕竟剧本勉强算合格,只是电影拍出来不行。

王晓帅那边给了投资,要是不给他投的话,难免厚此薄彼,寒了手下兄弟的心。

做大哥嘛,总不能都为自己考虑吧。

沉吟片刻,赵坤终於点点头道:“行,和小帅一样,也给你五十万。不过,我有言在先,这部电影要是拍出来不行的话,那么你就给我老老实实做三年的副导演。”

不管怎么说,年轻人总是需要成长的。

更重要的是管琥做副导演確实是一把好手。

儘管五十万有点少,不过管琥这两年跟著赵坤也没少挣,算算也够了。

当即欣喜道:“谢谢导演,您就瞧好吧。”

待管琥欢欢喜喜出门后,赵坤却是一脸苦笑,明知道这五十万打水漂,但还是给了出来天使投资人还是冤大头?

就算是为中国电影培养人才吧!

正当他自我安慰之际,就见门口的门帘被撩开,出现姜闻那张充满喜感的脸。

“坤导,忙著呢?”

(不好意思,岁数大了,腰不好,影响状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