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氏有些不情不愿的应了一声。
倒也没有提起那五两银子的事情,只说道:“这么热的天气,都杵在外面做什么?”
“先进来喝碗水。”
说完,又对著赵文浩说道:“你堂弟是个读书人,你怎么由著他在外面晒?”
“他年纪小不懂事,你也年纪小吗?”
赵文浩莫名其妙又得了一顿训斥。
他有些委屈巴巴的辩解:“这、这才来呢......”
“而且他就比我小几个月,我年纪怎么就大了?”
李氏没理他,对著赵策不冷不热道:“別在外面晒伤了,进屋说。”
赵策笑了笑,跟在李氏后面进了屋。
留下赵文浩委委屈屈的关上篱笆门。
赵文生和赵有才都坐在堂屋里聊著天。
看到赵策过来后,赵有才高兴的让他坐。
赵策对著赵文生微微点了个头,就听到赵有才喊道:“媳妇儿,给策儿冲碗水来。”
赵策赶紧把手中的布袋递过去,说:“大伯母,我带了点过来。”
李氏看著他手中的小布袋,脸色缓和了一点。
但还是摆摆手。
“你的留著自己吃吧,我们家里也缺不了你这碗水。”
说完,就转身进了后院。
赵有才问道:“这么热的天,你怎么过来了?”
“有什么事,等晚点太阳小一点再过来也不迟。”
赵策把这小布袋放在桌上,笑道:“也没几步路。”
“不碍事的。”
赵文生也看著他这个堂弟。
觉得自己明明上次休沐时候才见过他。
怎么这次见到他,就完全变了一个人了。
刚刚在赵策家中时,他就已经看出来了。
这赵策变的,可不是一丁半点的。
以前见到自己,知道自己读过一点书,识一些字。
总是喜欢拉著自己討论什么圣人言。
也不管自己厌不厌烦。
赵文生一个做掌柜的,整天敲算盘算帐。
要那么多圣人言做什么?
而且还不用说,这人满嘴说的,都是胡言乱语。
一听就知道是个腹中没什么墨水的货。
偏偏他又是个自尊心极强的,自己还不能说他学问不好的话。
这次一看。
赵策眼神清明,举止有礼。
虽然说话有些刻意的文縐縐,但是却並不像从前一般,让人厌烦。
正想著,便听到赵策继续说:“大伯,我想找你们家要点做饭剩下的木炭。”
“木炭?”赵有才茫然的说道。
“要木炭做什么?”
“这木炭可点不著火了。”
“是不是家里的柴火烧完了?我让你堂弟上山给你打两捆柴回来。”
刚走进屋的赵文浩,听到赵有才的这句话,有些气呼呼的脱口而出。
“反正赵策都不读书了,让他自己上山打不就得了。”
说完,才发现赵有才和赵文生都盯著他。
赵文浩才惊觉自己说错话了。
他有些头皮发麻的说:“我、我去!”
“我明日一早就上山去!”
说完,赶紧转身,溜了个无影踪。
赵有才和赵文生有些尷尬的看著赵策。
赵策沉默了一阵,才说:“额......”
“大伯你们已经知道这件事了?”
赵有才看著赵策的脸色,有些小心翼翼的说:“这、这也是你堂哥在城里听说的。”
“你可是在城里受了什么欺负?”
“要真是有什么误会,我带著你去跟夫子说清楚便是了。”
赵策读了几年书,要是现在不读了。
那就可惜了。
毕竟农家出一个读书人不容易。
赵有才也不想他就这样荒废了。
赵文生也点点头,说:“应当不是什么大事。”
“我们准备一些赔礼,去找你的夫子说清楚便是了。”
赵策轻嘆了一口气。
“大伯,我虽然做错了事,但是错的不全是我。”
“不过夫子那边……”
赵策想,如果可以的话,自己还是要继续学业的比较好。
他点头说道:“既然这样,那就劳烦大伯带我去学堂问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