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李相.就真的只是稟报了一下吗?
请三十万两银子賑济,倒也是解决的方案,但是.这也太草率了!
胡惟庸看著恩师的动作,心头不由大讚!
恩师果然是恩师!
当真是高!
这就是李善长的態度:事情,我稟明。解决的方案,我给个大抵的。这就是尽责。
但是,
在尽责的背后,是为难,是使绊子!
古往今来,最难的事情,永远都是『钱』的事情。
不止是赚钱难,钱也难!
李善长口中所说的『三十万两』,其中到底多少要被中间的官员上下其手,根本难以估计。
蓝玉等人急得眼睛里直冒火,却毫无办法。
文政之事,他们这些个武將,还真的是只有乾瞪眼的份!
还有这特么李善长还特別狡猾,故意说了『草草估量』这四个字,便是为了一会儿有人弹劾他之时有说辞。
杨思义看著高台之上年幼的朱雄英,心中翻涌。
这种问题,让监国公子来断,涉及到了国库。
无错版本在读!首发本小说。
一旦真的国库开支过大,洪武陛下巡游回来,亦是大为恼火。
但.若是拨款的银两不足,冻死百姓,皇太孙殿下的『民望』,绝对会直线掉落!
可谓是要取个『中正』的两难局面啊!
“杨尚书,按照你的预计,一十八府遭遇雪灾,以往年旧例算,需要多少银两?”
高台之上,朱雄英轻笑一声,而后开口问道。
如此轻鬆的態度,仿佛方才李善长的刁难,只不过是一个笑话一般。
此话一出,群臣皆是暗道这位殿下好生聪慧!
算不出详细的,就用往年旧例推算大概。
如此一来,虽然有可能短缺,有可能富余,但都在一个合理的区间之內,可以让山西自行决断找补。
杨思义沉声开口:“启稟殿下,依照往年旧例,需要银两不下二十万。”
“主要雪灾不同旱灾水灾。”
“除却旱水双灾要賑济粮,雪灾除却賑济粮食之外,还要御寒!”
“灾民冻死,乃是最大之患。”
杨思义仿佛是担忧朱雄英不懂,还特意解释了一下。
雪灾的賑济粮食,並不是直接给百姓,而是存。
雪灾过盛,明年势必减產,这些粮是明年賑济百姓的。
朱雄英微微点头,看著杨思义,觉得此人与寻常官僚確实不同,
是个一心记掛百姓,想著大明的好官。
朱允炆眨巴著眼睛,看著朝堂之上的这些个大人和哥哥,因为下雪的事情而恼。
想起自家母妃的教导,要在合適的时候展现自己的聪明才智,心头『灵光乍现』。
於是,一道怯生生的声音,在朝堂之上响起:
“兄长,若是钱不够的话.为何不多徵税啊?”
此话说出,满朝文武,骤然色变!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