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薇不知道隔壁夫妻已经盯上了她手里的认购证, 隔天吃过早饭,跟弟弟妹妹交代了声就出门了。
过年理发店生意好,老板为了多挣钱,给愿意留下来加班的员工开了双倍工资, 提成点也比平时更高。
杨倩过年不乐意待在家里, 就一直在加班。
她爸妈刚听说她过年要加班时很不高兴, 但等知道有加班费, 态度就变了,火速借着过年物价高,吃喝费钱, 让她月底往家里多交二十块钱。
于是过完除夕杨倩就回了店里, 一直上到今天才休息。
杨倩一有空,张江明就提起了年前说的请客聚餐的事, 因为碰头时间比较早, 三人商量一会后去了离机械厂稍远的台球厅。
说是台球厅,实际上就是个路边摊,门面只有一间巴掌大的破房子, 满打满算也就不到十个平方,里面摆一个货柜,一个玻璃柜台,再一个冰箱就满了。
破房子门前有片空地,老板花钱搭了顶棚,下面再摆四张台球桌, 生意就做起来了。
别看地方简陋,这里生意很不错,三人来时四张台球桌都有人。
台球是近几年兴起的娱乐活动,和蹦迪打游戏一样, 深受年轻人的欢迎。而在这几项活动中,打台球消费算是最低的。
迪厅不用说,女生还好点,男的进去基本都要钱,里面消费也高,最便宜的啤酒价格都比外面要高一大截。
游戏厅更是无底洞,尤其是老虎机,一旦沉迷,倾家荡产也不是没可能的事。
还是打台球好点,室内台球厅打一局也就一块钱,室外七八毛就能搞定,价格再高的不提,那种设施通常也更好,没那么讲究的一般不会去。
几个朋友一起,就算是去室内台球厅,不点吃的,也经常一个上午消费不到十块钱。
叶薇和张江明杨倩都算不上有钱人,所以平时打台球比较多,而且他们很少去室内台球厅,一个是为了省钱,另一个是叶薇讨厌烟味。
出入台球厅的还是男的比较多,而十个男人九个是老烟枪,这些人还特别没有素质,随时随地都能掏出烟来点上,根本不在乎身边的人受不受得了烟味。
室内台球厅太封闭,有一个人抽烟就能导致满屋子烟雾缭绕,对比起来,四周开阔的室外台球厅会稍微好点。
所以三人才会在机械厂附近有台球厅的情况下,还要跑到距离更远,设施更破烂的路边摊来。
三人到了地方,先问老板四桌人要打多久,得知有两桌快结束了,便到一边等着。
等待的过程中,杨倩想起件事:“对了,我昨天听来剪头发的顾客说,认购证好像涨价了?”
“涨价了?!”
自从跟着叶薇囤了认购证,这段时间张江明没少关注认购证的价格波动,如果不是有叶薇把形势掰碎了分析给他听,有李菊萍这个危言耸听的在,他早就坐不住了。
乍然听到认购证涨价的好消息,他没多想就信了,问道:“这么重要的事你怎么现在才说?”
“你不知道,昨天来的那顾客浮夸得很,腰上别着bb机,手里拿着大哥大,坐下就开始打电话,跟这个人说的他股票涨了多少多少,跟那个人说他生意做得如何如何,看着就不怎么着调。”
杨倩吐槽完问,“这种人嘴里说出来的话,你觉得我敢相信吗?”
改开后下海挣大钱的人不少,但也有些人做了两天生意就膨胀了,见人满嘴侃大山,结果没一句是真的。
张江明见过不少这样的人,一时还真有些拿不准,说道:“听着是不怎么可信啊。”
杨倩两手一拍:“看,你也这么说,这消息要是真的,我说给你们听也就算了,要是假的,不是让你们白高兴一场吗?”
要不是刚才没话找话提起,再过两天她就该忘记这事了。
两人说着蔫巴下来,叶薇却出声问:“你听清那人是怎么说的了吗?”
杨倩还真听清楚了,本来她上班忙得昏天黑地,是不怎么关心顾客跟人聊什么的。可谁让昨天那人提到了认购证呢?而且那人嗓门还特别大,杨倩给他剪头发时想不听都难。
“他好像在劝电话那头的人买认购证,说自由市场这几天价格冲得很快,前两天一份白板认购证才十几块,今天就涨回原价了,而且现在还在涨。”想起什么,杨倩补充道,“哦,我刚才说的今天指的是昨天。”
白板认购证就是不记名认购证,本来按照规定,认购证发售时都是要填上买方信息的,但为了省事,实际操作过程中出现了很多不记名的情况。[1]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