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花微雨,杨柳垂丝。
绵绵细雨卷着四月的微风忽忽而至。
今日是寒食节,不能点以明火,是以食堂里早就备好了寒食粥和子推蒸饼。
众人这段时间以来吃惯了热气腾腾的朝食,乍然返璞归真,倒还真有些不习惯了。
裴珣现如今已经算是彻底融入大理寺了,大家也习惯他们这位新来的寺正一天到晚一到饭点的时间就往食堂里钻,准时得像是报时鸟。
今日的朝食虽然没有什么新意,但是好在是出自那位黎娘子之手,纵使只是普通的吃食,却依然觉得美味可口。
裴珣摸摸肚皮,随意地收拾一番准备开始处理今日的公务。
正起身,抬头瞧见了黎书禾手里还在忙活着,再仔细一瞧,些许绿色的青团已经成型,摆在边角的一处。
他当机立断,上前套近乎道:“黎娘子,这青团是待会拿来当点心的吗?”
黎书禾微微抬头,应了一声:“啊……这是给陆少卿做的。”
裴珣怎么也没想到是这个答案,顿时咬牙切齿。
这陆少卿竟然趁着他们不注意一个人偷偷吃独食!
裴珣心里泛起苦涩,直接显露在了脸上:“只有陆少卿有吗?”
黎书禾点点头:“是啊……”
陆少卿特地拿了足足十两银子给她,除去买食材的费用,说剩下的都给她当辛苦钱。
天降一笔巨款,那她定然是得好好用心把这单子生意做好。
只是这话听在裴珣耳中就有些不是滋味了,万万没想到费尽心思来了这大理寺,还有只能看得见却吃不着的东西,心中万般苦楚,连走到署衙时都还有些魂不守舍。
恰好碰上陆怀砚走了出来,裴珣又盯着他看了许久,一脸酸意。
陆怀砚不明所以,路过时只对他说了一声:“国子监那又发生了一起命案,裴大人一同去瞧瞧吧。”
裴珣满脸哀怨地跟在后头,又想到初来大理寺时父亲的谆谆教导,只好忍痛将此事忘却,只待明日定要吃个够本!
……
黎书禾正在往这青色的面团中包着馅料。
做青团时,要把艾草打成青汁加入面团之中,最好还是要用沸水焯一遍去除涩味。
但寒食节不能生火,黎书禾是以昨日便将青汁熬煮好了,放到陶瓮之中备用。现下才将猪油和青汁混在江米粉中,揉搓成面团后再揪成一个个小剂子。
团子的表皮已然变成了绿色,带着丝丝缕缕的艾草清香,加入了猪油后,也让这面团看起来更加的油润光泽。
再就是里面的馅料。
陆少卿惯是爱吃甜口的,灵沙臛是少不了的。搅打细腻的灵沙臛馅包裹在里面,配上青汁独有的清新,当是甜而不腻,软绵沙润。
另一种口味她本来是想做几个咸口的,但为了让这个大主顾满意,千挑万选,最后选定玫瑰作为馅料。
玫瑰花瓣清洗后加入白糖腌制,最后尽数倒入锅中,再加入牛乳和水淀粉。牛奶的鲜香混合着馥郁的花香,慢慢融成了糊状。
等放入冰库冷冻成型后,再将其一个个包进了青色的面团之中。红花配绿叶,艾草的清香配上玫瑰的花香,再加上牛乳的鲜香,三者交织在一起,连呼吸中都是浪漫的味道。
她将陆少卿拿来的食盒全部塞满,发现还剩余了不少。于是自己留了一板,又往各处送了几个,剩下的一些便给田七和春桃拿去分了。
许久没有回去卢记了,也该回去看看阿舅和舅母了。
……
宣平坊,卢记食肆。
卢大郎和卢二郎这几日都没有去书院,两人都在自家的食肆忙活着。
非他们不想去也,实在是长安城最近有了个邪乎的传闻。相传有鬼怪专吃书生,末了还要放火毁尸灭迹。
读书人最多的国子监已然发生了两起命案。
他们那个书院里的先生一琢磨,干脆给他们放了个长假,只待此等怪异之事过去了再行授课。
卢大郎和卢二郎也自然而然地就回了自家的食肆里帮忙。
黎书禾拎着青团到卢记时,就被吴氏嗔怪道:“你可好长时间都没回来了,上次就连元日休假也不回来,是不是不认我们了?”
“哪有,这不是一得空就过来了!”黎书禾将盒子放下,好奇道,“我这一路过来都在听说国子监发生了一起‘鬼火案’,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吴氏将东西收好,无奈道:“如今你在大理寺做活,怎么这消息还没有我们灵通!”
黎书禾讪笑:“这不是早上一直在赶这青团嘛!也没听那些大人们提起这事……”
她还是坐着牛车过来的路上,听着一同乘车的人提起两句,顿时起了好奇心。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