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2章 022  六零年代机修厂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新网址:m.92yanqing.com

销户了?!晴天霹雳

杜家热闹了一晚上。

小姑子一哭, 这可不得了。

杜奶奶把杜母狠狠说了一顿,杜父也觉得杜母太计较,妹妹家里出了事, 就不能着点吗?

杜母气死了。

之前她猜到小姑子回来会不太平,可没想到丈夫婆婆会偏心到这份上。

杜母直接撂挑子不干了, “行,嫌我在家碍事了是吧, 以后家里的饭你们自己做, 衣服自己

洗!”

吵完回屋把房门一摔,不让杜父进屋了。

搁外头睡吧。

杜父无奈得很。

他出门了。

又去老卫家了。

老卫的媳妇是食堂的厨娘, 食堂那地方,油水多,这老卫家吃的东西不少, 平常都收着,有人问起来就是没有。只有像杜父这样跟老卫关系好的, 老卫才愿意拿出来。

“老卫, 你家里还有吃的吗?”

“这都半夜了,还没吃?”

杜父只说杜母送妹子两口子去火车站了, 耽误了,他从老卫家出来的时候, 手里拿了两个碗,里面是疙瘩汤, 里面搁了青菜,还给打了一个鸡蛋。

闻着挺香。

老卫媳妇的手艺就是好。

杜父端着碗回了家,说了半天, 才把杜母从屋里叫出来, “我去老卫家给你弄的, 你晚饭没吃,饿了吧。”

又给杜母拿了筷子。

这两口子过了半辈子了,也是有感情的。

以前孩子还小的时候,杜母跟杜家人吵了架,杜父跟杜奶奶本着冶一冶她的心态 ,不搭理。后来杜母孩子也不管了,直接回了娘家。

五个孩子在家,没人管,嗷嗷哭,把杜父忙得头昏脑涨,班也上不了。

之后赶紧去了老丈人家,跟杜母认了错,把人接回来了。

养个五个孩子,这家怎么也得维持着。

屋里。

杜母是真饿了,听着杜父在外头递了台阶,这才把门打开了。

热乎乎的疙瘩汤递到跟前,筷子就横放在碗上头。

贴心得很。

“就一碗?”杜母接过问。

“还有一碗放外头桌上了,你让小于出来吃吧。”杜父说完进了屋。

于月莺是大姑娘了,平日里他得避着些。

杜母朝外头喊了一声,“月莺,吃的在桌上,出来吃一点。”

西屋门开了。

杜母没出去,她就在屋里吃,顺手把门关上,她有话问杜父。

她一边吃一边问:“老三那工作到哪步了?”

“妈给了酒钱,明天买上酒提过去就行了。”杜父说。

杜母发现碗底还蛋花,脸上有了点笑意,这热乎乎的面疙瘩汤,吃着心里更妥贴了。

又跟杜父说起一件事,“隔壁小刘说想跟咱们家结成亲家。”

沈家?

大的结婚了,就剩小儿子了。

“沈家老二啊?”杜父问。

沈家老二叫沈江,二十一岁,长得挺精神的。平常见了杜父一口一个杜叔的喊,挺招人喜欢的。

“不是,”杜母道,“我说是沈洋,沈洋分房子了,咱们家老四要是嫁过去,就能搬到新房去住。小刘还说了,这还给找个工式工作呢,这后半辈子就不愁了。”

说起话来,疙瘩汤也顾不上吃了。

“沈洋,他不是去年过年才结的婚吗。”杜父不同意。

什么玩意。

这才娶了媳妇,又想娶?

“他媳妇跑了,散伙了。”杜母说,“没扯证,结了咱们老四也能算头婚。”

主要沈洋挺有能力的,在粮食局又有关系,以后能升小领导。

这职位一升,工资不就高了吗。

多好啊。

杜父:“咱们老四才十八呢。”还小。

“过完年就十九了,要是找个对象,谈两年,那就二十一了。”杜母直皱眉,“你想想咱们家老四,多老实的孩子。你再想想我妹妹,当初人也不笨,怎么就叫人……哄到山沟去了呢?”

杜母一脸晦气,“咱们老四前些天摔了头,”她声音低了些,“现在看说是好了,当初去医院的时候咱们可是知道的,肿那么大一个包。万一以后有后遗症呢?”

杜母指了指隔壁的方向,“这小刘有时候是计较些,可是咱们两家这么多年老邻居,他们这为人处理咱们还是放心的。这老四嫁过去,在咱们眼皮子底下,他们怎么也得顾忌一下。”

杜父有点被说动了。

杜母道:“沈洋除了摆过酒席这个毛病,其他的挑不出问题来。就说他那前妻,沈洋也没亏待过她,给她打工作,帮衬她娘家,人家成分不好也没嫌过。”

这事都是隔壁刘芸跟杜母说的,还不兴说几句儿媳妇的坏话了?

杜父觉得挺有道理。

杜母:“外头人家什么成分,咱们哪知道啊。咱们还是给老四挑个靠谱的,放在身边心里踏实。”

老五还小,才十五岁。

可老四不能拖了,外头风风雨雨的,现在谁家什么成分,查得紧得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