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玉发明的静电肌肉的灵感,来自於对剪式千斤顶的观察。
她在无聊时,偶然看到了一个剪式千斤顶的使用视频。
她发现,当操作者摇动千斤顶的丝槓,把剪式千斤顶的一对侧臂彼此推开,千斤顶就会收缩。反之,就会伸展。
她心想,如果用剪式千斤顶的原理,製造机器人的肌肉行不行呢?
於是,她便开始用ai搜索相关的资料。她发现,早就有人尝试过类似的技术。比如,一百多年前,就有人尝试过用液压缸驱动机器人。
但是效果很不理想,因为液压缸对控制信號的反应速度太慢了。
这天,江玉看到一个搞笑的视频,是一个女孩子的身上带了静电之后,头髮都竖了起来,就像刺蝟一样。
她突然想,能不能利用静电的力量来驱动机器人呢?
比如在一綹头髮上加静电,每一根头髮之间彼此排斥,就会使一綹头髮膨胀开,这时,这一綹头髮两端就会收缩一段距离。
就像剪式千斤顶一样,侧臂彼此分开了,顶部就会下降。
江玉马上意识到,这可能就是解决机器人运动动力的最好方法,於是便开始针对这个思路展开研究,最终便发明了静电肌肉。
静电肌肉的工作原理非常简单。
需要在高强度的绝缘纤维束上施加高压电,使纤维束的每一根纤维表面带上静电。
静电会让每一根相邻的纤维彼此互相排斥,导致纤维束整体横向膨胀,就会引起纤维束纵向收缩。
给纤维束施加的电压越大,纤维束的横向膨胀幅度就越大,纵向收缩的幅度和力度也越大,这就使得纤维束能像动物肌肉一样,產生收缩力。
静电肌肉收缩的力度和幅度的大小,取决於外加电压的大小。
静电肌肉对控制信號的反应速度极快,甚至比动物的肌肉收缩的速度还快。
如果把一束较大的静电肌肉內部分成多个子静电肌肉束分別控制,静电肌肉的运动能力会更强。
有了静电肌肉,机器人的运动状態才开始越来越接近高等动物的水平,看起来非常协调流畅。
而在此之前,机器人的运动看起来大多数都跟木偶一样,显得极其僵硬、笨拙,根本无法模擬人类完成复杂的工作。
因为江玉的超凡天赋和杰出贡献,在她十五岁那年,科学院经过与钱雪森科研基地协商后,对江玉负责的研究所进行了扩充,又为江玉增加了五名在地球上远程办公的研究员。
此时,月球上还有一件新鲜事,那就是第一个民营企业的月球基地也在钱雪森科研基地附近建成了。是柏亚迪公司的月球疗养院,名字叫广寒宫疗养院。专门为一些经济条件较好的心肺病患者服务。
因为医学专家已经通过实验证明,很多慢性病,包括心肺病,可以在月球基地的低重力环境下进行康復疗养,效果非常明显。
……
时光飞逝,在江玉十八岁那年,科学院派给了她一个非常特殊的任务,名称叫《关於机器人自我意识的研究》。
这个项目是军方发起的,发起的背景很有趣。
【记住全网最快小説站101??????.??????】
军方和警方在是运用机器人参与任务时,经常发现机器人战士普遍缺乏自主性,行为过於依赖程序预设,因此会经常落入敌人设置的圈套或机器人陷阱。
比如,敌人用一支根本没什么杀伤力的低功率雷射枪,对著正在衝锋的机器人来回扫射,就可以把几乎所有衝锋的机器人压制住。
因为在机器人的程序里预设的是,当机器人头部的雷达检测到有雷射照射自己的时候,必须立刻躲避危险。
假如程式设计师预设机器人在检测到有雷射照射自己时不躲避,那就会有大批的机器人在战斗中不知道隱蔽自己,而被敌人轻易射杀,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也就是说,有避险机制的机器人,就变成了胆小鬼。而没有避险机制的机器人,就变成了送死的冤大头。
而对於有智慧的人来说,这並不是一个问题。因为人类在面对危险时会动脑子权衡一下。
权衡的標准就是任务的重要程度、价值观、经验以及环境约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