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普及“良种”(求收藏求月票)
曹队长家里,曹春贵扛著分来的粮食进了屋,他一米八大的大个子,膀大腰圆,扛起一袋一百五十斤的苞米轻飘飘像扛了团。
孙建平也扛著一袋苞米往屋里走,对於身高一米七四,体重一百一十斤的他来说,这点重量也不算什么。
年轻力壮,这点东西都扛不动,就不要在农村混了,抓紧找根麻绳吊死得了!
曹家一共五口人,分了一千四百多斤粮食,再加上自家那三分自留地打的两百多斤苞米,都聚在这一堆了。
苞米、麦子、穀子、糜子……外加两麻袋土豆,凑合凑合堆在东厢房里,总共一千七百斤,这就是明年一年的食物了。
李秀芝看得愁容满面,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这点粮食甭说养活一大家子,都不够丈夫一个人造的!
真是愁人!
“妈妈你看,好吃的!”小伍月双手拎著一个布口袋,小脸憋得通红,一步步挪进屋,里面装著生產队分给大傢伙的稻子,献宝似的放在母亲面前。
李秀芝抓起一把放在手心,顿时眼睛一亮!
“建平,这是不是你们知青的口粮啊,我记得咱这嘎达根本都不种稻子……”
“我们的口粮要到公社去领呢!”
“那这稻子是哪来的?”
曹队长一脸忧愁的走进屋,他推开东厢房的木门看了一眼分到家的那点粮食,嘆口气,转过身进了正屋。
“爷爷你看,好吃的!”小伍月年少不知愁滋味,抓起布袋里的稻子向老头显摆。
“嗯,稻子好,等哪天让伱妈把稻子磨了,咱们做大米饭吃。”老头挤出一个笑,摸摸孙女的小脑瓜,“去玩吧!”
“曹叔,这么整不行啊,一个人不到三百斤粮食,都不够吃……”
“建平你是京城大城市来的,又读过书,比我们这些一脑袋高粱子的老农民强,你给叔出个招,咱们明年该咋整?”
曹队长捲起一根菸捲,拧掉菸头,划著名火柴点燃,问他。
“稻子。”孙建平抓了一把稻子,摊在炕沿上,一粒粒拨弄著,“咱们靠著咕嚕河,又有不少河滩地,我看不如这样,明年咱们找块地,把河水引过去,也种稻子!”
老曹讚许点点头,“这不是么,许主任收了咱们的狼肉,给了我一麻袋稻子,我也寻思著能不能找块地种下去,可种稻子得下洼盐硷地,咱们这一溜的都是山坡地,上哪种去!”
“有啊!咋没有呢!”一旁做针线活的李秀芝插话,“爸,咱们村河边那些地可都荒著呢。”
“那些地不行,要是夏天涨水,还不得全淹了!”
孙建平皱著眉头想了想,忽然眼前一亮,“曹叔,咱们村是有块地,就是村西北土地庙那块,那地方我夏天割草时去过,长得都是硷蓬子草,面积挺大,地势也低,顺著河边开条渠,就能把水引过去……”
“那块地能行啊?”老曹猛然想起那块供著土地爷的下洼地,使劲一拍大腿,草了!
那块盐硷地种稻子不是正好吗?
完……完犊子了,我把稻种给分了,这下想种也难了……
老曹使劲抽了两口烟,眉头拧成一个疙瘩,孙建平看出他心中所想,抓起一把稻子,捏出一粒咬开,看了看成色。
“想要种好稻子,就得先有好稻种,这些稻子不行,全是瘪子,种稻子得用杂交种!”
“啥玩意叫杂交种?”老曹一听说这些种子不行,立刻心情好了不少。
“杂交种怎么说呢,就是多个亲本杂交所生的动物或植物,按照遗传学定律,杂交种子具备高產优势,而我们的种子因为多年种植,近亲繁殖,导致……”
老头听得两眼直冒小星星。
啥玩意杂交,啥玩意又近亲……
我倒是知道范大傻子他爸和他妈是姨表亲,近亲!
生下那么个虎了吧唧的玩意!
“这么跟您说吧,想要种出高產稻子,就得换好种子,许主任给咱们的这些稻子经过多年近亲繁殖,遗传性状已经开始退化,就算种下去也长不出好苗。”孙建平也是头疼,向一个连私塾都没念过的老农民讲遗传学,不但难为他,更难为我!
曹叔有些鬱闷的挠挠头,“你说的也有道理,公社开会时也总说什么换种换种,我还以为是给牛马换种呢……”
孙建平也笑,“我二叔在农科院上班,他们那专门培育良种,明天我就给他写封信,让他买些良种过来,咱们明年种下去,肯定苞米结大棒,稻穗压弯腰!”
“买良种得不少钱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