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卫军的炮兵现在准备了瑞典人的大炮,莫斯科的火炮比不过我们的。”
教法学家则说:“神不允许向异教徒割让土地,苏丹,您必须夺回亚速,然后收復阿斯特拉罕和喀山。”
见到所有大臣都支持继续同俄罗斯作战,穆斯塔法信心大涨,他何尝不想像塞利姆和苏莱曼那样开疆扩土呢?
他转向他的老师,宠臣费拉祖赫·埃芬迪问道:“埃芬迪,你觉得该不该和莫斯科人打下去?”
埃芬迪说:“我们已经经歷过十几年战爭,国库空虚,不应该再打下去,苏丹,我想还是同莫斯科人议和比较好,只要他们归还亚速就可以。”
海珊帕夏急道:“苏丹,这是彻底击败莫斯科人的最好时机!只要您同波兰和瑞典结盟,三个国家就可以瓜分莫斯科,瑞典得到诺夫哥罗德,波兰得到斯摩棱斯克和莫斯科,土耳其得到阿斯特拉罕和喀山。西伯利亚,则可以交给最近与沙皇交战的博格达汗。”
嗯,海珊帕夏说的有道理。
埃芬迪说:“维齐尔,我们过去打败了波兰,结果莫斯科变得强大。现在我们又要打败莫斯科,將来波兰又会变得强大,那我们还要去对付波兰人。既然如此,我们当初为什么要打波兰人,现在为什么又要打莫斯科人?只有让这群异教徒自相残杀,符合我们的利益。”
嗯,埃芬迪好像说的也有道理。
穆斯塔法觉得两位重臣说的都对,不知道如何是好。作为个没有什么志向,只想每天喝发酵葡萄汁,赛马,打猎的苏丹,他许久都拿不定主意。
这直接导致接下来段时间內,俄罗斯大使乌克兰采夫被晾在伊斯坦堡,没有奥斯曼官员与其和谈,因为苏丹都还没有决定到底是打下去还是议和。
实际上要是放在十六和十七世纪早期,就没有这么多爭论,当时奥斯曼帝国天下无敌,遇到什么敌人,打就是了,根本不用担心什么平衡问题。
只是现在奥斯曼的实力確实不济,就必须要通过外交来解决问题。
穆斯塔法最终下定决定。
他对大臣说道:“听听英国和荷兰大使怎么说吧!”
假如英国和荷兰支持俄罗斯,那就算了。不支持俄罗斯,那就打下去。
海珊帕夏气道:“苏丹,您怎么能看法兰克人的態度,来確定是否割让帝国的领土呢?”
埃芬迪则笑道:“我相信英国人和荷兰人,能够公正的处理我们和莫斯科的领土纠纷。法纳尔人告诉我,英国人最擅长处理他国的衝突。”
在他们看来,英国和荷兰是俄罗斯的盟友,肯定会支持俄罗斯对亚速的领土主张。
没有想到,英国和荷兰大使被召见到托普卡纳宫后,居然开始支持土耳其来。
“尊敬的苏丹,我们的国王威廉三世虽然希望俄土双方达成和平协议,却从来没有支持俄罗斯对亚速的领土主张.....”
两国大使都这样说道,这令穆斯塔法二世大喜过望,也让一直在伊斯坦堡活动的乌克兰采夫暴跳如雷。
怎么英荷突然就跳反了?
英荷大使只能在心底表示,我们也不容易啊!
我们只是想让全世界都自由贸易而已,当然,这个自由贸易是允许我到你家贸易,但是你不能来我家贸易。
像瑞典和俄罗斯,不接受自由贸易,千方百计想搞垄断,还想绕开英荷商业体系,自己搞贸易,就是英荷的大敌。
瑞典先不说,俄罗斯要占领亚速,获得出海口,就对英国荷兰很不利了。本来俄罗斯进出口走的白海贸易,全掌握在英荷手上,现在忽然多出个黑海出海口,俄罗斯又要自己造船搞贸易,肯定会使英荷的贸易份额大大下降。
所以亚速最好还是留在土耳其人手上,堵死俄国人通往海洋的野心。商业和贸易是英荷的特权,俄罗斯人只要乖乖的给英荷当原材料產地和打手就行。
见著英荷大使这样表態,海珊帕夏说:“现在连法兰克人都支持我们,莫斯科人孤立无援了!”
甚至连奥地利的哈布斯堡家族,也由於西班牙王位的事情,无力再维繫同俄罗斯的同盟条约。要是奥地利干涉俄土之间衝突,土耳其只要放出拉科奇·费伦茨,让他回匈牙利煽动起义,就能让奥地利头疼不已。
穆斯塔法二世终於下定决心,几天后,他同乌克兰采夫正式见面。
穆斯塔法以一种居高临下的態势说:“告诉你们的彼得大公,莫斯科想要和平,就必须归还第聂伯河口和亚速,解散黑海舰队,支付拖欠韃靼可汗的贡品,否则,我们將用剑贏回我们想要的一切。”
乌克兰采夫说道:“好吧,苏丹,我会转告沙皇陛下的。”
见识过土耳其军事实力的乌克兰采夫和戈洛文,自然极力劝告沙皇向苏丹认怂,归还亚速后,向克里木可汗缴纳点岁幣,换取个安稳的南方边境对付瑞典多好。
可是对於彼得来说,他无法接受这个结果。俄罗斯已经为亚速费了太多金钱、鲜血和生命,不可能不经过场战斗就放弃当地。
在塔甘罗格,彼得立即回信道:“土耳其狗,不同意割让亚速,我就將进攻刻赤和巴赫奇萨赖,最后进攻君士坦丁堡,你就在那里等著我,可不要逃回安纳托利亚!”
这回乌克兰采夫和法纳尔文员也无法润色了。
看到信的,穆斯塔法二世当即大怒。
“向莫斯科人发动圣战!明年春天,我要看到信士组成的大军集结起来,拿下亚速!海珊帕夏,你全权负责徵税和募兵,他人不得干涉。”
海珊帕夏说道:“是的,苏丹。”
现在,掌握权力的时候到了。
穆斯塔法二世接著说道:“我记得那个叫莱琴斯基的波兰人,提过土耳其-波兰-瑞典联盟,非常不错。你派人和他联络一下,继续推进这个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