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大食的大將,齐亚德嗅到了正发生改变的战况並做出了应对。
他並没有无脑分派人数去截马,甚至还抢了一匹马重新带著大食的骑兵投入战斗。
这里的大食骑兵亦是阿拔斯皇朝最精锐的呼罗珊骑兵,先是硬著头皮冲向马群,用长矛收割著马的性命。
不过哪怕在没唐兵阻挡的情况下也付出不少的代价才將战马洪流截断,往河道岸边引,后方的马群也发生了羊群效应,一窝蜂的跟著前边的马奔向河岸,纵使那些被李寧安排维持马群奔跑方向的后勤兵想挽回也无法做到。
军营內瞭望台上的杜环见状当即对赶马出去的后勤兵下令道:“別再赶马出去了。”
后勤兵遵命行事,马儿断了流,不再从军营奔出。
好在在李寧的率领下,还是有三四千匹马过了阻击线,並且有唐兵上了马与大食骑兵交战。
那些被绑在马背上的箭矢也被扔进了战阵中。
段秀实见状,没在危急之下去说些夸讚李寧的话,而是下令道:“弓箭手,准备放箭。”
不一会儿箭矢从战阵中拋射向外边围拢著战阵的大食步兵。
有效的减缓了大食步兵的聚拢、压缩活动空间,以及进攻的步伐。
从高空俯视,此时一字长蛇阵最前方的大食骑兵,被挡在了回军营的路两边。
河岸边上的葛逻禄所部胡骑还没有將被围在中间的唐军士兵尽数屠杀,或者说根本没有再杀,而是將那些唐军士兵团团围住,也没再去参与其他战斗。
右侧的旷野上,大食骑兵、葛逻禄分出去的胡骑与大唐骑兵以及拔汗那的骑兵在廝杀著。
而一字长蛇阵后方,也就是李嗣业所在的位置已经防守线已经彻底消失,大唐步兵与大食步兵在混战。
直至在高仙芝前方才组织起完整的防守线,不时有唐兵进入防线中。
李嗣业手握陌刀,亲率陌刀兵鏖战。
他並没有骑马,身边的亲兵亦是如此,或者说他们的马已经被长矛贯穿,躺在了地面上。
战阵最前边外围则是被箭矢压制著,一字排开的陌刀兵、持著长枪、盾的士兵压力骤减。
原本由段秀实率领的步兵还在陆续上马。
同时他急催令兵对后边的步兵发出返回军营的指令,那些没分配到马匹的唐兵开启了疾跑模式,不断从李寧身边经过,往军营方向而去。
当然,他们是且战且退。
李寧观察了一下,外边的大食步兵依旧在进攻,这样一来外围的陌刀兵与盾牌兵依旧没有跑的可能。
其他人先不说,刚刚与他並肩作战的就有陈志、徐铭以及几名持盾、长枪的士兵,还有救回来的士兵。
一同经歷的生死,情感自然就变得不一样了。
或许这就是所谓的战友情,在自个危急,生死存亡之际能將后背交给对方的人。
略做思忖,李寧对身边的段秀实道:“將军,可容属下率一支骑兵队伍去分割战场,好让大伙撤退。”
段秀实一听,眼中欣赏之意越浓。
在唐,用骑兵分割战场是常態,他欣赏的是李寧一个陌刀兵能在极短的时间內观察完战场,並且做出分析眼下应该做的事情。
“此提议甚好!”他抬手一划:“你们隨李寧冲左翼,你们隨我冲右翼。”
有毕思琛在前边指挥战斗,他抽出身可解救后方的李嗣业等唐军。
当然,这次没有打旗语,他们这里的骑兵都是由步兵转化而成,並不懂骑兵的旗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