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致安西与剑南任意一方顶不住,逐步被蚕食。
算是守望相助。
四月二十一日。
接到了长安的两则消息。
一则是王鉷因为其弟王焊集结死士,意图刺杀李林甫,杨国忠等人的事跡暴露。
王鉷因为不愿意捨弃弟弟,被李隆基下旨罢免了官职。
高仙芝来信说事有蹊蹺。
在他回长安以后,因为李寧的缘故,杨国忠与王鉷的关係一直都不错。
其第王焊这人虽然衝动,还不至於没有脑子去刺杀李林甫与杨国忠。
王正见私下找来了李寧。
王家书房中,王正见看著李寧问道:“这件事你怎么看?”
如果不是去年,王正见请託,为自己造势的人是王鉷。
李寧真不想为这件事烦忧,他们远在安西,上奏求情怕是没用。
摺子没送到长安,王鉷就被赐死了。
高仙芝信中所述的大致过程与他记忆中的差不多。
想了许久,李寧回答道:“高將军在京中都无法得知,我们能有什么办法!或许,我们接到消息,王叔就已经死了。”
喊王鉷为叔是王正见要求的。
王正见原本想著能拉近些李寧与王鉷的关係。
他第一次看见李寧摆烂。
没有责怪李寧,如果有法子,他也不至於找李寧了。
原本,他还想著李寧婚后前往长安述职期间,能让王鉷照顾一二。
现在看来是不行了。
少了京中的助力,他有些愁,好在高仙芝还得圣心。
另一则倒是好消息,朔方军副节度使阿布思以他天子赐名李献忠,奉信王的身份控告安禄山谋反。
这个结果让李寧有些意外。
转念一想,想到原本的歷史上,安禄山一直想收编李献忠手下的同罗兵,李献忠就是被安禄山逼得没法子。
只好带著部下脱离朔方军。
逃进草原,投靠葛勒可汗。
最后程千里一封书信,又被葛勒可汗绑了送回安西军都护府,最后押进长安处斩。
加上李献忠本是突厥人。
李寧大抵就想到他为何要控诉安禄山了。
又是一个为了自保的人。
长安的消息李寧一直留意著。
在李献忠控告安禄山意图谋反之后,契丹,奚才送国书哭诉去岁被安禄山冤枉。
安禄山之所以出兵討伐他们,就是怕起事的时候,他们在背后帮助大唐攻击安禄山这个贼人的背后。
他们对大唐忠心耿耿的。
这先后顺序让李寧想到一定是契丹的可汗遥輦楷落与奚的族长发现李献忠与安禄山不是一条。
商议后,决定拉拢李献忠,让他牵头。
就是不知道遥輦楷落有没有把自己才是牵头之人说出去。
他懒得写信去问,问不问结果都一样。
对方说出去了后否定自个说过,你能拿他怎么办。
杀了?也得抓来了啊。
这件事之后,李寧每日都关注著长安的消息。
可惜长安离得太远,消息太滯后了。
得到朝廷中因为安禄山的事件吵得不可开交这则消息时已经是五月初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