褚飞燕在接任首领之后,为了表达自己不辜负张牛角的厚望,於是改名为张燕。
朝廷无力围剿,迫於无奈,汉灵帝只得將张燕任命为平难中郎將,让他管理大河以北各个山谷的大小事务。
这个“大河以北各个山谷”,说白了就是多山的并州地界。
也就是说,张燕成为了获得朝廷认可的,并州名义上的主人。
但是并州这种地方本来就山地多,平原少,张燕这上百万人又没几个专职生產的,平日里的衣食基本都靠劫掠获得。
久而久之,并州本地的百姓也活不下去了,於是便爆发了白波起义。
郭太、杨奉、韩暹、胡才、李乐总共五部兵马,部眾十余万,將晋阳、上党等地搅得鸡犬不寧,现在又兵犯河东,距离高渊等人所在的雒阳不过三五百里。
別看白波军闹腾的挺厉害,实际上此时已经几乎陷入了绝境。
还是因为并州这个地方,极度缺粮。
按照原定歷史发展,再过几个月,也就是董卓入京之后,白波军才会与南匈奴首领於夫罗勾结在一起,重新打开局面。
现在嘛,白波军正值困顿,內部已经產生了动摇的情绪,有些首领想要投降朝廷了。
毕竟大家拼死拼活的,除了一口饭吃以外,不就是想拿命博个前程吗?
受詔安,不丟人。
也就是郭太这位大首领还没战死,靠著自己巨大的声望,能够勉强维持部眾,不至於原地解散。
等到郭太一死,杨奉便带著手下投靠了董卓的部將李傕。
徐晃原本是河东郡的郡吏,白波势大,单靠一点郡兵就想保住城池,无异於痴人说梦,最好的方法就是达成妥协。
当然,这是一段歷史空白!
以高渊的推测,在董卓身死后,徐晃之所以能够说动杨奉,护送汉献帝东归雒阳,必然是因为二人有一些旧日的情分。
杨奉若是想要投降,最好的办法就是派出拥有官身的徐晃。
同样,徐晃若是能顺利见到天子,促成这道詔安,也能立下大功,对未来的仕途自然大有裨益。
不过比较可惜的是,高渊在雒阳內外连著逛了几天,一直没有发现有哪个路人自带一身“能人异士”的气质。
今日之所以拉著赵云一起出来,也不过是为了碰碰运气。
“子龙,看看那几人可有武艺傍身?”
高渊指著一处,赵云看了几眼,摇摇头,“虽然身长肩宽,然骨肉鬆弛,不过一寻常富户罢了。”
“那边那人如何?”
“面目狰狞,袖藏短棒,不过一无赖子而已。”
“那人呢?”
高渊不死心,再次指向一个身著短褐,只顾著低头行走的汉子。
“那人...”
赵云定睛一看,再回过头来时,脸上倒是多了一丝惊异:
“先生果然生就一双慧眼,此人肩宽腰窄,臂膀结实,显然孔武有力,以云看来,应该有一身不俗武艺。”
“果真如此?”
高渊眼睛一亮,赵云果然自带福运啊,今日只是带他出来不到半个时辰,这徐晃,就让自己遇上了?
说著,他便撩起长袍,快步赶到那人面前,拦住对方去路,而后双手抱拳,施了一礼:
“在下冒昧,敢问兄台可是河东人氏,姓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