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唐浩问完这句话的时候,面前屏幕上不停滚动著的代码快速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个异常简洁的输入框。
之所以说它简洁,是因为整个屏幕上就只有一个输入框。
唐浩感觉像搜索的输入框,也有点像聊天软体的对话框。
他看向朱研究员,不明白为什么会这样显示。
朱研究员对此没有任何奇怪,他开始给老板解释。
唐浩听出来,他的声音在轻微的颤抖。
“老板,这是一个对话框,你可以直接跟它对话,刚刚滚动代码是因为我上传了《史记》、《宋史》、《明史》等大量歷史资料,祂正在学习,现在,祂已经学习完毕了。
理论上来说,它现在已经学习完了我国上下五千年的大部分歷史,更重要的是,它还做到了融会贯通。
你可以隨便问一些关於歷史的问题,看看它会回答什么。”
朱研究员还解释道,他之前上传过《新汉语词典》,和一些详细讲解汉语的图片以及词条,它已经能准確理解汉语表达的意思。
“这么神奇!”
唐浩惊嘆。
如果一个人要学完我国大部分歷史,並做到融会贯通的话,需要多久?
或许十几年,或许几十年。
但是它用了多久?
反正肯定不会超过三个月,因为研究所建立到现在也没有三个月!
这速度,这能力,完爆恐怖直立猿了!
绞尽脑汁,唐浩想到了一个自己恰好知道答案的歷史问题:
“司马光砸缸出自哪本书,表现了什么?”
只见那个对话框上快速出现了唐浩说的每一个字,然后像是有人点击了“enter”键,这句话以气泡的样式出现在了屏幕上方右侧,就像真的在和人聊天一下。
几乎是同时的,屏幕上方左侧同样出现了一个气泡,里面是一大段文字。
这是来自人工智慧的回覆。
【出自《宋史》,表现了司马光小时候面对突发事件,能够冷静从容,应对得当】
非常中规中矩的回答,唐浩点头,这没什么可说的。
当他准备接著问的时候,人工智慧又发来一段文字。
【只是,这个事件存在疑点】
唐浩一挑眉,问道:“什么疑点?”
【首先是您的表述有问题,司马光砸的不是缸,而是瓮,有原文为证:……群儿戏於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眾皆弃,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且司马光活动於北宋,按照相关史料记载,因为製作工艺的限制,做不出能容下一个小孩子的大缸,直到明朝嘉靖年间,才能烧制出足够大小的大缸,也即青龙纹大卷缸,但成品率仅为5%,属於珍贵物品】
唐浩一撇嘴,心想:这不能怪我,小学课本上写的就是司马光砸缸,而不是司马光砸瓮。
【其次,是瓮的口极小,人想要掉进去极为困难】
(附瓮的图片)
【最后,这个故事在南宋时通过《冷斋夜话》等文献被记录下来,並最终纳入《宋史·司马光传》,表明,这个故事的形成和传播具有一定的政治和文化背景,旨在塑造司马光的正面形象】
看见这一长串的回答,唐浩人都看傻了。
他原本就想问个简单的歷史问题,恰好这个问题的答案他也是知道的。
没成想,竟然引出了这么多隱秘,这不是毁童年么?
隨后,唐浩再问了很多其他的问题,都得到了人工智慧的详细解答。
唐浩不由惊嘆,这水平,已经完全可以去当歷史老师了!
朱研究员递过来一杯水,笑嘻嘻问道:“怎么样,老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