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妃鸿知道他这习惯,但还是忍不住提了一嘴。
“少熬点夜,明天白天写也来得及啊,要我说,你调整一下作息,在早上写作多好。”
“白天没灵感。”
顾晨隨口胡扯了一句。
“那你也不能天天熬这么晚啊,你看看人家海明威,都是喜欢在清晨写作,那才是一天之中头脑最清醒的时刻。”
“那你怎么不看看卡夫卡,天天深夜写作,通宵达旦。”
“人家那是有全职工作要干,没办法嘛。”
“我也有啊。”
“你什么工作?”
顾晨咳了一声:“自我介绍一下,鄙人职业:学生,在电影学院导演系读大二,是一个……”
“怎么那么烦人呢你。”
顾晨被她呛了一下,也乐得自在。
说话间,到了楼下。
两人不住同一栋,但隔著一个老长老长的绿化带,刚好能互相看到单元门。
“今天別送来送去的了,我看著你回去。”
“行,明天见。”
顾晨住的地方是一间小两居室,之前的住客是一位老教授,去年退休后,跟著老公和孩子去了国外定居,这边便几乎以白送的价格租给了顾晨。
卖他们是不给卖的,说是要留个念想,顾晨当时还道了声可惜,再过几年,这房子是一年一个价钱,甚至能奔著七八万去。
不过这样也好,起码给他一个去其它地方买房的动力。
他上楼后,没立刻去写作,而是打开电饭锅烧了一锅开水,把饭菜放在里面盖上盖温著,才去了书房。
书房不大,却充满了生活的痕跡和艺术的气息。
一盏老式的拉绳式檯灯发出柔和的光,照亮了书桌上一摞摞的手稿和书籍,墙壁上掛著《公民凯恩》《教父》《肖申克的救赎》《城南旧事》等十部电影的海报,按色彩前后上下排列著,很是好看。
可能出乎很多年轻人的意料,顾晨写作,不是用笔写,而是用一台搭载pentium100处理器、16mb內存和1gb硬碟的电脑,作业系统则是微软在上个月刚刚发布的划时代的windows 95作业系统。
这是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图形化作业系统,引入了“开始”菜单、任务栏和即插即用功能,极大地方便了用户操作。
当用一万五千多块钱把这台电脑装在家里时,顾晨狠狠地戳戳手,又尖叫了两声。
前年开始写的《风声》,14万字,他纯手写,加上几度刪减和誊抄,总字数起码在40万字以上,一个多月他就肝完了。
写完的那天,他才发现他食指、拇指的侧面和指尖,因为长时间与笔桿摩擦形成了茧子。
估计要是摆拍一下放到后世的网上,已经不能再让小姑娘们大喊“老公,筘我”了。
他打开microsoft office 95,用两个多小时时间,写了一个20个场景之內的小脚本,之后起身去厨房扒饭。
这时候提前热著饭的好处就体现出来了,还是温温的,味道也没怎么变,跟刚出锅的差不多,不像凉菜再热又咸又难吃。
吃饭的功夫,翻看了几遍脚本,看是否有什么需要修改的地方。
饭毕,又拿出一沓学院的草稿纸,开始画分镜头。
虽然他很有激情,想儘快把这镜头全部搞完,但不得不说,人的精力是有限的。
画了一个多小时才画了10个场景,他就困得有些扛不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