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慢了半拍,他听著秦王、晋王两位兄长的表白,心里也不知是怎么想的,只是跟著一拜,並未有任何言语。
朱元璋看著这三个儿子,他在心里也忍不住轻哼了一声,果然都按捺不住野心,居然开始覬覦起来东宫的位子了。
但是作为开国之君,又是杀伐果断的朱元璋又岂会被这个三个儿子为难住?
朱元璋道:“此事容后再说。先下去吧。”
朱樉,朱棡,朱棣三人不敢再言,老老实实的对著朱元璋又是一拜:“孩儿告退。”
等到三人离开之后,刚刚还是高高在上態度冷漠的朱元璋,这一刻也不由露出一抹悲愴之色。
太子的死固然让他伤心难过,但是这几个儿子要爭夺东宫位子的野心,更是让他伤心难过。
虽然他的四儿子朱棣刚刚並未跟著老二老三一起说出奉孝於膝前的话来,但是作为一个经歷过无数苦难风雨的帝王,他岂能感觉不到朱棣內心深处的野心?
要知道其他就藩在外的儿子们也都陆续回来了,但现在就只有他们仨迫不及待的进了宫。
这是真的孝顺吗?
这是想要观察他的態度和口风!
朱元璋这些天也不是没有想过,从这几个儿子里面挑选一个有潜力的儿子继任东宫。
但是如果这么做了,將来的朱標一系又该怎么办?
所以,这段时间的朱元璋除了难过太子朱標突然薨逝的既定事实之外,也在考虑这些儿子孙子们,在未来该如何的和平相处?
天下至尊的位子,就这么一个。
如果不能妥善的处理好继承人的问题,將来这些儿子孙子们再为了这个位子大打出手,不仅会让天下人笑话他们老朱家兄弟相残,同室相杀。
万一再让已经被打走的北元余孽抓住机会,趁著他的儿子孙子们抢位子的空隙,给予大明致命一击!
到时候不仅是自己辛辛苦苦创建的大明基业要毁於一旦,甚至还要重蹈西晋八王之乱的覆辙。
这些可都是朱元璋不愿意看到的將来。
所以,在这一刻朱元璋心中的悲愴和纠结,也就可想而知了。
他太难了。
三王离开大內之后,也没有第一时间再去东宫,他们各自回到了自己在京师金陵的藩邸之中,趁著换孝衣的时机召见了各自的亲信之人商议对策。
燕王藩邸。
朱棣屏退左右,命隨行而来的道衍和尚为其更换孝衣,並为故去的太子诵经祈福。
朱棣看著这位当初要送自己白帽子的道衍和尚,此刻心情也是激动复杂,他万万没想到太子会猝然而薨,这可是他距离至尊之位最近的一次机会了。
倘若现在道衍能给他出一个好计策,让他能够越过老二老三,成为他父皇朱元璋心目之中的唯一人选,那么道衍说的白帽子之事岂不就可以成真?
——————
本书已经提签,放心追读。
萌新再次跪求各位走过路过的读者大老爷收藏,关注,投票票~~~
新人不容易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