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还没亮透,鹤市三所重点高中已经炸开了锅。校长亲自坐镇,召开紧急会议,討论如何留住顾学文。
“省城那四个重点高中不是师资力量强吗?我们给顾学文配两个甚至三个特级教师,全程辅导!”市一中的校长拍板。
“他们不是资源强吗?咱们直接承诺,只要学生来,不仅学杂费全免,生活费学校也全包。每个月给三十块!不!五十块!”实验中学的校长也豁出去了,准备用钱砸。
铁一中校长咬了咬牙道:“咱们高中背靠铁路系统!我亲自去找关係,將来把顾学文三个妹妹都安排进铁路系统,解决她们一辈子的铁饭碗!再不行即將建好的职工楼给他留一套,两室一厅!”
条件一个比一个狠,一个比一个夸张!为了留住这个可能改变学校命运的天才,三所市重点高中几乎是押上了自己能动用的所有资源和人脉!
这件事已经不再是简简单单一个天才的问题,事关各自学校的面子,如果这次顾学文真被省城来的高中带走,那今后会有源源不断的天才被带走。
就在鹤市三所高中开会之际,招待所中的四家省重点高,也在进行各自考量。
冰城三中,作为老牌名校,他们看重的是顾学文能为学校带来的声望和在东北乃至全国的地位。
省实验中学,则將顾学文视为衝击imo奖牌、实现竞赛成绩突破的关键人物。
师大附中,希望藉助大学的资源和平台,將顾学文培养成一个既有竞赛实力、又有深厚理论基础的复合型人才。
工大附中,则打著最“实在”的算盘,希望通过“保送工大”这张王牌,直接锁定这个未来可能成为顶尖人才的潜力股。
更新不易,记得分享101看书网
他们之所以如此不遗余力,除了顾学文本身展现出的惊人天赋外,也有著更深层次的原因。
八十年代东北,作为共和国工业摇篮,经济相对发达,教育也备受重视。然而,在顶尖人才的培养,尤其是数学竞赛这种衡量基础教育水平標杆的领域,东北地区的整体实力,相较於教育资源更集中的京城、魔都,以及一些新兴的南方教育强省,还是存在一定差距的。
省內这几所重点高中,虽然在省內称王称霸,几乎包揽所有奖项。但在全国舞台,往往扮演“陪跑”角色。他们太渴望能培养出一个真正能在全国、乃至未来世界舞台上叫得响的人物,以此来证明东北教育实力,来提升学校的声誉。
顾学文的出现,无疑让他们看到了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
省、市两级重点高中已经彻底撕下脸面,摩拳擦掌准备在西堡镇掀起一场“抢人大战”,这时候消息也传迴风暴的源头之一——溪县第一中学。
办公室里,吴建国正再次拿起顾学文那篇关於“韦达跳跃”的文章,想从中缕清脉络,更好的提供帮助。
听到省城来人之后,他只是抬了抬眉毛,轻轻嘆了口气:“该来的还是来了。学文这孩子好比太阳藏不住啊!”语气里有惋惜,但更多的是一种“不出所料”的平静。
“吴老师!您別光嘆气啊,一口气来了四所名校,咱们怎么办啊?!”张涛急得像热锅上蚂蚁。
“您快跟我一起去西堡镇吧,趁著他们还没到,咱们赶紧把学文接过来。给他做工作,千万不能让他被抢走了!”
“不必了。”吴建国摆摆手,目光重新落回那篇稿子上,“我相信学文,他既然做出选择,就不会轻易改变。而且……”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