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时6个月,“教唆者”魔药的消化更进一步,扮演的进程步入了尾声。
…………
以前为了扮演男扮女装,现在为了生活女扮男装……回到1349年“起跑线”孤儿院二层的房间,克洛伊的笔尖停在了“获得容貌和魅力的极大提升”这行字上,陷入思索。
生活无常,命运不定……
看著纸面上列出的一条条能力,克罗德没有急著如同“教父”说的那样直接去採购,而是借著扮演“教唆者”、“刺客”的回忆,尝试理解“女巫”的扮演思路。
她总结出的“教唆者”守则很简单,无非就是洞悉人性的弱点、隱藏真实意图、巧妙地引导情绪、藏身於幕后这四点。
但是如果把眼光再放宽,放高一些,结合“魔女教派”、“灵知会”这些掌握著“刺客”途径的隱秘组织,以及“刺客”时期的扮演,“刺客”途径的扮演路线就有了一个整体的轮廓。
“教父”曾讲过,“扮演法”在第四纪及以前曾经人尽皆知。
而到了第五纪,在这个诸神不出的年代,七大正神教会为了避免底层非凡者晋升过快,將“扮演法”列入禁忌知识的行列。
但从第四纪传承下来的不仅仅有正神教会,还有各种隱秘组织以及眾多超凡家族。与正神教会不同,这些组织和家族难以在社会上大范围地吸收成员,从来不会担心底层超凡者太多,晋升太快的问题,因此在內部通常还保有“扮演法”的传承。
比如“教父”蒂埃里所属的组织,因蒂斯第八局的前身,“密修会”。
这也是克洛伊能够从迈入非凡者行列的第一步开始就有“扮演法”相伴的原因。
从这个方向上推测,隱秘组织所进行的活动,製造的事件,不一定只是狂热信徒们为了遵循教义而做出的,还有可能是隱秘组织的成员在对自己所处的魔药序列进行扮演。
“魔女教派”、“灵知会”的动作,就很可能关联著“刺客”途径的扮演。
克洛伊回忆起“教父”给的资料:
“灵知会”倡导精神,厌弃物质,许多极端成员以消灭他人肉体为目標,製造了不少血色浓郁的案件。魔女教派在第四纪又被称为魔女家族,以散播灾难为使命,同样在社会上製造了许多恶性事件。
散播灾难!完全符合克洛伊对“女巫”这类角色的刻板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