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三章:落地柏林  系统离开后,一切从华娱开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最新网址:m.92yanqing.com

论坛热帖《揭秘寧言:从福利院走出的新人导演》突然登顶,配图是他十六岁生日时在福利院门口的照片。

当时他抱著摄像机,身后是张阿姨新栽的香樟树苗。

评论区里,“卖树植攒启动资金”“自学导演知识”的討论此起彼伏,却没人知道照片里的摄像机,是章明偷偷塞给他的二手货。

“餵?”

“寧言,计程车入围柏林电影节啦!”

王落丹的尖叫声让他不由自主的把手机拿远了些。

“我知道了”

“你知道了?你怎么那么平静啊,你的电影入围柏林电影节了哎。”

“我一直对我的电影有信心啊,这不很正常么。”

“掛了,装逼犯!”

“嘟嘟嘟……”

望著已经掛断的手机,寧言微微一笑,迎著积雪,在地上留下了一排脚印。

王落丹的简讯在此时发来:“系里给你配了专属办公室!不过门锁密码是你的生日,记得改。”

寧言看著手机里的简讯忽然笑了,比起外界的喧囂,校园里的点滴温暖,更像电影里的温馨彩蛋。

二月五號,柏林泰格尔机场。

“寧导,这里!”

一名女子,年龄大约二十三四岁,样貌可爱,动作举止间带著一丝俏皮,举著姓名牌衝著男生喊道。

“寧导,你好,我叫黄佳琪,是中影给您安排的电影节期间的嚮导兼翻译。”

柏林泰格尔机场的电子屏闪烁著“2月5日 15:47”,寧言的皮鞋在融雪地砖上打滑。

海关柜檯前,黄佳琪正用德语与工作人员交涉,马尾辫在萤光灯下甩出利落的弧线。

她突然转身,眼睛亮得像落在雪地上的阳光:“寧导,他们说你的签证照片像电影明星!”

中影还真会安排人……

行李转盘的传送带发出单调的响,寧言望著贴满电影节海报的墙面。

忽然想起《计程车》里范伟说的:“到了国外,才知道咱胡同里的槐树,比什么洋树都亲切。”

黄佳琪递来热可可,杯壁上的雾气模糊了远处的金髮旅客。

“不好意思,等很久了?”

手中的行李被女子接过。

“这段时间就麻烦你了。”

“不麻烦不麻烦,我之前还以为接这个活,您是个中年人或者乾脆是个老头呢,没想到您这么年轻。”

黄佳琪有些自来熟,性格跳脱不拘谨。

“在柏林的日子,应该不会无聊了”,心中泛起这个心思,笑容中带著趣味。

“你是这边的留学生?”

寧言坐在后排,对驾驶车子的黄佳琪问道。

“是啊,但是我很后悔选择德国留学,毕业太难了,不过顺利的话,今年应该就能回国。”

黄佳琪像只喜鹊一样,说个不停,聊周围的风景,聊脚下的土地,仿佛什么都能聊起话题,寧言坐在后座上,不时迎合的点点头,听她讲到精彩处,还会给予掌声。

黄佳琪像是说累一般,从后视镜瞟了一眼后座,小心的说道:“寧导,我话多,没打扰到你吧?”

“没有,我刚刚从你这了解到很多本地的知识,如果你做导游,肯定是个金牌导游!”

“真的吗?这是我第一次接到国內的活动安排,以前那些外国人都耷拉著脸,脸色傲的不行,碰到寧导突然感觉亲切多了。”

黄佳琪又有了聊天的动力,寧言转头望向窗外,思绪飘远,回想著这段时间发生的事。

那天下午三点,中影大厦23楼会议室,落地窗外的雪在玻璃上划出痕跡。

寧言看著投影仪上的合作方案,中影的红色折线与上影的蓝色折线在“金熊奖获奖”节点交匯,像两支对峙的箭头。

经过一番思考,寧言不想只选择一家得罪另一家,將中影和上影约到了一起。

“寧导的剧本,我们愿意联合出资。”刘经理推过文件,红色指甲在“上影出资400万”处轻点,“但发行必须由我们主导,欧洲片商更认我们的渠道。”

孙经理的钢笔在“中影出资400万”处顿住:“我们可以接受联合监製,但选角必须有中影的推荐名额。”

他紧接著抬头,目光扫过寧言胸前,“毕竟,市场需要商业考量。”

寧言翻开导演手册,夹著的香樟叶书籤落在桌面:“我的条件很简单:第一,版权归我;第二,选角主导权;第三……”

他敲了敲屏幕上的“柏林电影节后签约”,“奖项结果出来前,所有条款都是草案。”

《风吹麦浪》预算1000万,由中影和上影共同出资,中影出资400万,上影出资 400万,上影负责发行,版权归寧言,卖片及票房中影占38%,上影占50%,寧言占12%,导演及编剧费用作价50万。

此次谈判中,另外一部影片《孤独的女人》也顺便谈好。

电影预算400万,上影出资300万,中影出资100万,上影负责发行,版权一样归寧言,中影占20%,上影占65%,寧言占15%,导演及编剧费用作价50万,角色寧言定。

总的来说,谈判结果他是满意的,合约並没有当场签订,一切得等到柏林结束。

后面时间里,经常有各种各样的人打探他,但他一律没有回应。

网上的声音太过吵闹,最终结果没有出来之前,他决定低调一些。

“寧导,到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