逛了几圈。
李行道终於在另外一条街道上,找到了一个卖弓箭的摊位。
摊主是个老头,看著年岁有些大,身穿一身乾净利索的短褂,身形健硕,抽著焊烟,微眯著眼睛,正在晒太阳。
他边上还有个老妇人,穿著乾净整洁,边上摆了一堆的竹製品,正一同晒著太阳,只是手上还拿著一些竹丝编制著东西,动作不缓不慢,脸上也没有寻常穷苦老嫗的那种贫苦感。
李行道竟是从两人身上,看到了一股子悠閒劲。
他见这老汉有些变形的身子、不对称的肩膀,確定对方年轻时候也是玩长弓的好手,於是放心走上前:“老汉,有没有两石的猎弓。”
老头睁开眼睛,打量了李行道一眼,嗤笑道:
“你这娃娃,莫要在这耍老汉。
你整个人看著都没一石重勒,还想玩两石弓,走开...”
一石弓,就是指想要拉满这种弓,需要一百二十斤的气力。
这种弓,可以保证五十步之內的杀伤,算是普通猎人的极限。
大部分猎人,只追求三十步之內的杀伤。
至於两石弓...
估计只有那些武者老爷才能玩得动。
见老头轻视自己,李行道也懒得废话,直接拿起摊位上最为厚实的那把弓,独自一人轻鬆上弦,然后拉了个满弦,再松弦、取弦,將弓放回摊位。
老头瞪大眼睛。
亲娘勒,这可是一石弓啊!
他看了看弓,又看了看李行道,起身客气道:“原来是学武的大人,小老儿人老眼,还请大人...”
李行道摆摆手:“我不会武功,只是天生力气大,老汉,有没有两石的弓?”
“有有有..”
老汉老脸笑成菊:
“不过这种弓一般只有习武之人才能耍的动。
那些人,基本都是去城里找大师傅订做。
如果你需要的话,老汉那边有现成的材料,也能做,只是需要至少两旬的时间,另外价钱也不便宜。”
闻言,李行道默默思索起来。
一旬是十日。
也就是需要二十日的时间。
就算老头有材料,直接现做,这速度都快的厉害。
想到这里,李行道点点头:“可以,如果搭配上两壶重铁箭头的木箭,一共要多少钱?”
五十步以上的射程,不仅需要一石以上的弓,还需要重杆、厚实铁箭头,才能维持足够的穿透力,不然那种手工箭,会飘,就算射过去也没啥劲。
老汉算了算才道:
“弓的话,都是老汉自己多年积攒的材料,简单调配就行。
我就收个材料钱和手工钱,算你十八两银子。
箭的话。
老汉可以请人从城里的铁匠铺带过来。
一壶十二支重箭,一支50文,几乎不比军队的差。
这里需要一两二钱银子。”
李行道听完,心中倒吸一口凉气。
这么贵!
难怪父亲生前曾说,好的弓,一弓传三代,人走弓还走。
十八两银子,都可以在镇上买套带院的小號住宅了。
最终,为了安全著想,李行道还是忍痛,掏了九两银子的定金。
两人去了街上的办事处,登记了双方籍牌,签了契,拿了条子,约好两旬之后,在这里交尾款和拿货。
这签契,又了五十文钱。
李行道几天攒下的钱,直接没了一半。
再去掉后续的尾款。
他身上也就剩不下几两银子了。
不过见著老汉问了他年龄,又精细测量了他双臂、身形等等,十分专业的模样,让李行道心里好受了一些。
钱没了,可以再赚。
保命的东西,贵点就贵点吧。
...
离开摊位前,李行道撇了眼角落。
那里一个人正依靠在墙角,懒洋洋晒著太阳。
见李行道看过来,对方还朝他笑了笑。
李行道收回目光。
这傢伙,之前就一直盯著他,见他將一把一石弓上弦,才挪开目光。
“没点实力,隨便露点財都可能引来危险..”
李行道心中感慨。
如果不是这样,他也不会捨得这么多钱,来买一把弓。
他很没安全感。
...
离开街道。
李行道带著李言,买了些生活所需的用品,又去医馆,让大夫帮著去掉了头上的绷带,清理了伤口的结疤,顺带给弟弟李言看了下身体,开了些驱寒养气的汤药。
之后,两人又来到书店。
在老板的推荐下,李行道买了几本启蒙书籍和一本比较全面的辞书,又费一个多时辰,请教了一种类似拼音的读法之后,才来到一个没什么人的茶摊。
他掏出一溜的铜钱,排在桌上,朝老板道:“老兄,问你点事。”
茶摊老板给两人倒上野茶沫子,笑眯眯道:“您说。”
李行道刚想开口。
正东瞧西看的李言,突然拉了拉李行道,指了指街道上一辆被人拉著的板车。
李行道顺著李言手指方向看去,只见板车上面,躺著个人,人身上面覆盖了一堆的稻草,只露出了一双手工製作的兽皮鞋子。
看到那双兽皮鞋子,李行道瞳孔微缩。
这种比较有个人特色的手工兽皮鞋子,他在方猎户家见过。
板车上的是方猎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