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映龙是一位四十岁左右的中年人,身上穿著白衬衫,衬衫下摆塞进黑色西裤里面,繫著一条茶褐色皮带,脚上踩著一双黑色皮鞋,看起来很有领导派头。
看到官德標伸手,他也伸手过去跟他握了一下,然后满脸笑容的打招呼道:“官老板的大名我最近经常听到,现在一看还真是年轻有为啊!”
官德標笑道:“王所长过奖了,里面请。”
很快,粮所一行人就在官德標的引导下进入了包厢,陈小兰第一时间奉上了热茶,然后拿菜单给领导点菜。
王映龙拿菜单看了一眼,笑著问道:“官老板,你们饭店的招牌菜是什么?”
官德標答道:“白切鸡,牛肉炒葱,红烧肉和竹笋线,都是我们饭店的招牌,还有其他菜也都做得不错,味道应该不会让领导们失望。”
王映龙道:“那就把这些招牌菜都上了,另外官老板你再看著安排几个菜就行。”
“没问题。”
官德標应了一声,隨即问道:“酒呢,王所长要喝什么酒?”
王映龙道:“上两瓶青20吧!”
官德標自然清楚青20指的是什么酒,这是汾酒中的大爆款,而汾酒在这个年代,那是我国风头最劲的白酒,从1988年至1993年,连续六年蝉联全国白酒销量冠军,產量是五粮液的四倍、茅台的六倍,被誉为“汾老大”。
“好的,王所长你们先喝茶,我去安排一下。”
这是饭店开业以来,第一次招待单位聚餐,官德標还是非常重视的,除了王所长点的招牌菜以外,还跟三舅这个厨师討论了一番,儘量做好荤素搭配,让粮所这帮人有个良好的用餐体验。
好在,官德標前世没少招待信用社、派出所、计生站以及教委办等集体聚餐,对於各种菜的搭配还是颇有心得的,很快就列好了菜单。
回到包厢,官永雄笑著对堂叔说道:“阿標叔,你有所不知,王所长他们那是真正的贵客,在六七十年代的时候,很多人都以为我们供销社的工作是最好的。
的確,跟其他单位相比,我们供销社的福利待遇是真的很不错,不知道有多少人羡慕。
但是,如果拿我们供销社跟粮所相比的话,我们供销社就得靠边站了。
你能想像在六七十年代的时候,过年发福利一发就是半头猪的吗?这放眼所有单位,就只有粮所这么壕了。”
被官永雄这么捧著,粮所眾人脸上都不由得露出了自豪的笑容,在六七十年代乃至到了八十年代,他们粮所確实是所有单位里面福利待遇最好的。
毕竟,他们可是掌管粮食的,在粮食短缺的年代,谁掌管粮食谁牛逼,这是必然的。
如今进入了九十年代,国家改革开放也有十多年了,粮食不再像以前那么短缺,他们粮所虽然还是很重要,但是跟六七十年代的时候相比,终究是差了点意思。
王映龙摆手道:“那都是过去的事情了,现在我们粮所已经走下坡路,不比当年了。”
官德標对於粮所的变化非常了解,现在確实是走下坡路了,现在还能再风光几年,等到了九十年代末,粮所这个单位就没有工商税务等单位吃香了。
不过,不管几年后粮所会怎么样,至少现在它还是非常牛逼的单位。
因此,官德標笑著接话道:“王所长真是太谦虚了,你们是掌管粮食的,俗话说民以食为天,你们单位的重要性就是我这个体制外的人都懂,不管世界怎么变,你们的地位都不会变的。”
这番话让粮所眾人听得哈哈大笑,对於官德標这个饭店老板,都有了一个不错的印象。
……
ps:感谢各位阿表的月票,有你们的支持,就是数据再差,也有信心继续写下去,毕竟上本书已经证明了,作者写年代文的后劲还是很牛逼的^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