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51章 资本全然是坏事吗?  超时空书店,忠实读者是朱元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新网址:m.92yanqing.com

殖民?

听到这两个字眼的朱元璋三人不由得一愣。

这个之前朱辰已经跟他们讲过,他们也大概了解了殖民的意思。

不过他们还是有疑惑。

朱元璋问道:“朱先生,你之前说的殖民不是武力征服以后掠夺资源吗?这和布有什么关係呢?”

朱元璋看过《清史稿》,对殖民有更深的理解,他在《清史稿》里面看到的,西方那些后来发展起来的资本强国,对於华夏就像是饿虎扑食,手段和强盗几乎无异,烧杀抢掠之后,签订不平等条约,割地赔款,哪里有见什么销售布之类的

就算是销售,都是销售鸦片之类的精神控制类的药品。

朱標也是皱眉道:“是啊,明明可以直接抢,为什么还要卖布给他们呢?”

朱辰回道:“殖民的手段有很多种,武装占领,海盗式的掠夺,属於最原始最粗暴的方式,而採取资本输出则属於比较隱蔽的,更具有欺骗性的方式。”

“还是以大明为例,如果你无故起兵,直接去武装抢,是不是名声很不好?而且会遭致仇恨,遭到被侵略国家的强烈反抗?”

这话让朱元璋止不住的点头。

在用兵这方面,朱元璋其实是非常谨慎的。

“海外蛮夷之国有为患於中国者,不可不討;不为中国患者,不可輒自兴兵。古人有言,地广非久安之计,民劳乃易乱之源。如隋煬帝妄兴师旅,征討琉球,杀害夷人,焚其宫室,俘虏男女数千人,得其地不足以供给,得其民不足以使令,徒慕虚名,自弊中土,载诸史册,为后世讥。朕以诸蛮夷小国,阻山越海,僻在一隅,彼不为中国患者,朕决不伐之,惟西北胡戎,世为中国患,不可不谨备之耳,卿等当记所言,知朕此意。”

《明太祖实录》中的这段话可以看出他的用兵態度。

现在朱元璋就算下定了决心去改变,但长久的道德观价值观不是那么容易改变的,对於无故用兵仍旧相当的牴触。

“而你去倾销布,那就不一样了。”

“相对於大明而言,周边的小国,甚至放眼四海,那些国家无论是经济还是文化都还很落后,如果大明真的能够將织布业发展起来,形成生產规模,那么不仅可以產出很多布,而且还可以將布匹的价格给压下来。”

“这些布如果销向海外,可以说是降维打击,轻易的就能够將当地的纺织业击溃,迅速占据当地的市场。”

对於这话,朱元璋三人一点也不怀疑。

因为他们已经在大明试过了,提高生產效率,降低布匹价格,百姓们排起队来买布,而那些小手工作坊几乎没有了生意。

朱辰继续道:“而且在取得巨大效益的同时,还不会落下过坏的名声。”

“为什么?”

“因为我们打著的是自由经商的旗號,而且对於当地的百姓而言,他们可以获得更加便宜质量更好的布料,他们一开始其实是欢迎的。”

“等他们反应过来被剥削被掠夺的时候,我们其实已经渗透进去了。”

“他们的政府他们的民眾想要反抗,我们是不是就有理由兴兵了?我们没有偷没有抢,自由经商,甚至在经济上给你们提供援助,你们却违反信义违反协定要驱逐我?这个时候,我们是不是不再师出无名?”

“只要有理由兴兵,那些落后的国家与地区哪里会是对手?”

“我们的军队將会势不可挡,长驱直入,打服以后就可以顺理成章的扶持傀儡政府,以军事援助的名义在这些国家建立军事基地,驻扎军队,彻底控制这些国家与地区。”

“接下来,我们一边打著自由经商的旗帜掠夺资源,一边宣传我们的文化和思想,教化他们,再时不时给他们一点甜头,获得他们的认同感”

“渐渐地,那些国家和地区的民眾不仅不会牴触我们,相反的,他们还会感谢我们,因为我是带来了更加先进的商品,更加先进的文化,更加先进的思想,给他们提供经济援助,军事援助,是来帮助他们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