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车的出现,其实还有一点不容忽视的作用,那就是改变了很多人的观念。
在这之前,很多人觉得,大明的改变其实並没有什么,比如纺织业,不过是给大明的国库增加了一些收入,比如报纸,不过是让人们获得信息更加便捷,比如红薯,不过是让灾荒来的时候少死一些人。
这些改变或大或小,但都还在他们的认知以內,有人赞成,有人反对,有人觉得无所谓。
直到火车的出现,让他们猛然惊觉,原来大明已经开始改变到他们不认识的样子。
如此庞然大物,比他们想像中的真龙还要庞大的钢铁巨龙,可以带著数千人,日行千里,这是神仙都做不到的事情。
他们大明竟然给造出来了?
遥想洪武三年的时候,大明的第一届恩科,因为路途遥远,许多北方学子赶不及到京师参加考试,这是导致后来南北被录取的考生数量出现巨大的差异的重要原因之一。
而在百官中,他们也大都经歷过赶考那个艰难的时候。
为了按时赶到京城参加考试,考生往往需要提前几个月,甚至半年上路,而且路上还要经歷各种各样的困难,赶考究竟有多难,也许只有经歷过的人才最清楚,也最感同身受。
可是现在……
如果真的像皇上说的那样,一京十四省都能打通这个火车。
那岂不是说,学子们就可以坐这个火车,用不到一天或者三两天的时间,轻轻鬆鬆的就赶到京师应试?
普通人也能日行千里,这是他们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事情,但是现在大明正在实现这个事情。
而这不过是仅仅过去了十年而已。
回首看去,现在和十年前,仿佛是两个世界。
这不得不让百官唏嘘。
和朱元璋说的一样,他们只用了一个上午,便从京师赶到了松江特区。
然而……
他们还来不及感嘆这个钢铁巨龙的速度,松江特区便让他们再度震惊得说不出话来。
百官中,绝大部分人都是一直呆在京师,因为在这个时代,確实是出行困难,没有必要的话,几乎都很少出城,更不要说跨州府了。
只有皇上,才能每年都到处去巡视,可是能够跟皇上一起去的,也没有几个人,到了近些年,皇上都是带著皇后太子和一眾皇子们出行,连官员都不带了。
这一次是皇上第一次带著他们出行,而且是满朝文武一起出行,这也算是歷朝歷代以来头一遭,如果不是因为有火车这样的神奇之物,几乎很难实现。
其实,松江特区在百官的印象中还是叫做松江府,几乎还是停留在以前时候的样子,但是现在,他们终於明白,松江府为什么要叫松江特区了。
这哪里还是他们认识的松江府?
道路整洁开阔,而且这样光滑的硬化路面他们见所未见闻所未闻,房屋也是他们从未见过的样子,高大整齐,坚固明亮,建造的材质也不是他们认识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