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污衊!
只是看到在刘青山將徐玖提为部门负责人后,陈琢和江傲嵐表示了同意的態度。
杨絳瑜便以己度人,认为他们四个肯定背著她私下开趴了,在群里先是义愤填膺的遣责,接著又拐弯抹角地询问细节。
神经病,哪有什么细节?根本没有这回事儿!
陈琢暗自腹誹,当做没看见,刘青山也没有理会,跟著她回到ceo办公室,对徐玖叮瞩道:
“关於瑞华酒店,老王答应我以市场价的七折转让,不是八五折。所以你在对酒店尽调后,如果没有发现极特殊情况,就不要进一步压价了,按照七折成交吧,免得对方翻脸。”
徐玖惊讶地啊了一声:“那么低?可你刚才在会上为什么—哦,我明白了。”
当然是为了给她这个刚上任的部长送功绩,刘青山在会上说八五折收购万答瑞华酒店,结果徐玖七折就拿下了,那事后无论合伙人还是同事、下属,对她的印象將大有改观,徐玖这个部长也会坐的更稳。
即便真相泄露出去也无伤大雅,只要刘青山不亲口拆穿,那终究只是小道消息。
“咔噠~”
江傲嵐將门关闭,最后一个进屋的她也听到了二人的对话,笑道:“刘董的谈判技巧和职场手段真是越来越熟练了。”
刘青山感慨道:“別提了,会上我没细讲,这场饭局可是险的很。老王心里也知道上市无望拉著南山只是为了殊死一搏,所以他是真打算往崩了谈的,摆明了有恃无恐,看准了我们对万答的垂涎。”
陈琢发表意见:“瑞华酒店现在市价应该不超20亿,如果七折能拿下这个条件很划算,完全能弥补接盘滨城方达的损失。”
江傲嵐问:“主要是碧桂园持有3.589%的珠江万答股权,你的心理价位是多少?碧桂园的购买原价是64.6亿听你在会上的意思,准备替老王付利息,连本带利地买回来?”
“对方和万答有明確的回购协议,合同很完善,我们不给利息肯定是谈不下来的,不溢价我就很满意了。”
四人在办公室聊了一会,徐玖先行离开,要带人加班做方案。
刘青山转头跟陈琢谈到了组建安保团队的事儿。
“一是负责我以及公司高管的人身安全,二则是保护天问的研发成果与公司內的机密情报,所以这个保安团队得具备反商业间谍的功能,最好还要有收集地缘政治与宏观情报能力陈琢听完立刻表示支持,並对自己的保鏢提出了一点要求:“本科学歷以上,除了司机之外可以兼做助理的工作。”
“明白,江老师你呢?用不用也配两个保鏢?
江傲嵐略有感慨:“以前觉得那些电影里的豪门恩怨、企业间的竞爭暗战都离我很远。”
话音一顿,她问:“保鏢的月薪通常是多少?”
“这你就不用管了。”刘青山看了眼陈琢,道:“到时候我直接从团队里抽两个人给你就行。
钱是英雄胆,也是催命符。
刘青山对於建立安保团队的事儿很重视,不止让手下两个保鏢客串猎头去安保公司招募,次日,他还亲自面试了几个信息安全领域的人才。
因为拥有【心眼】技能,可以很轻鬆判断一个人是否在撒谎,所以刘青山非常擅长面试,用一连串的问题就能知道面试者的真实情况。
但凡在某些关键问题上说谎的,直接淘汰,这不像招募其他员工,能力其次,首要条件是忠诚可靠。
当然,刘青山也会给出与其对应的薪资待遇。
同时也是9月1號这天下午,杨絳瑜和李波从杭市回归魔都,准备接下来与融创等三方洽谈收购滨城万答的事宜。
但关於强脑和宇树的尽调还未完成,所以二人还在杭市留下了部分团队人员收尾。
“目前对宇树的估值是3亿美元,强脑科技因其脑机接口的领域稀缺性,估值是5亿美元,有点虚高。”
“这两家公司的估值都还能往下谈,但前提是让两家公司的ceo了解一下天问的实际水平,他们都很想去正天的首都ai实验室亲自看看。”
杨絳瑜和李波回到魔都后,第一时间向刘、陈办公室匯报工作。
陈琢闻言思索著说:“问天目前採用了新架构,推理效率確实有了一定的突破,但保险起见,你还是让他们再等一段时间吧,晚点见效果会更好。”
“行。”
她俩在聊天,刘青山和李波则在办公室角落调试机械狗。
那是宇树科技在去年出品的全球首款消费级伴隨仿生四足机器人,系列名称叫go1,售价1.6万元起,现在的它正执行预设的巡逻程序,在办公室內绕圈圈。
“go1的极速是17km每小时,全球同级速度最快,官方表注续航一个小时,实际半个小时就没电了,最大负是重5kg—-嗯,可以在主人户外跑步的时候帮忙背两瓶水。”
“就是个遥控玩具。”
刘青山研究了好一阵,有些失望,接著又拿起强脑科技的產品试用。
智能仿生手他这个健全人没法测试,但冥想头环他可以体验一番,看看能不能起到宣传中放鬆大脑身心,提升专注力的效果。
戴上头环后,它可以直接读取脑电波信號,並根据用户当下不同的脑波播放不同的流水声、白噪音等音效,也可以联动寞想课程,实时调整引导节奏,调节用户的情绪。
最关键的是,头环能连接手机app,让“放空”这个抽象的概念成为了能被量化的数据。
当用户开始深呼吸、调整节奏时,手机屏幕上的波形就会变得平稳,用户可以亲眼看著自己的情绪被安抚下来。
“感觉怎么样?”
在歷经十分钟的冥想后,刘青山再度睁开双眼,面对李波的询问,笑道:“就像是个头戴式的mp3或许未来可期,但现在不行。”
此前刘青山已经仔细看过了关於强脑和宇树的报告。
平心而论,这两家公司在各自的赛道里,都算得上是国內乃至全球的者,但严格意义上来讲,他们的技术拐点仍不明朗,未来怎么样还真不好说。
无论是机器人还是脑机接口,都受限於软体和硬体的双重瓶颈,这不是宇树和强脑的问题,而是行业本身的困境,大家眼下都在炒概念,讲前景。
距离真正有顛覆性意义的民间商业应用,至少还需要十年的漫长发展。
因为硬体的选代是很迟缓的,像电池技术、微型电机、生物传感器、医学、脑科学这些东西,
它的发展速度是线性的,没有十年时间,看不到真正的飞跃。
与之相比,大语言模型的前景显然要清晰得多,在硬体上的技术难题更少,只需要针对软体和算法进行叠代,故事更好讲,商业价值也更高,技术突破的速度很可能会是指数级的。
不过投资这件事就是在投未来,总的来说,宇树和强脑还是值得一投的。
这两家公司好列都推出了消费级的產品,而且均有著一定核心技术,即便是讲故事,也是最有能力把故事讲好的那个。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