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6章 沈元很有自信
笔尖划过答题卡上光滑的纸面,发出清晰而稳定的沙沙声。
这声音在他耳中清晰可辨,像心跳的鼓点,将他与周围考场弥漫的无形压力隔开了一个小小的结界。
试卷的墨迹微微反着光,一行行文字被他的目光快速而沉稳地捕捉。
那些熟悉的字词、修辞手法,此刻不再是冰冷的符号,而是需要被精确解析的脉络。
他的眉头随着题目的难度时而微蹙,指尖无意识地敲了敲草稿纸边缘,脑海中迅速闪过曾经做过的类似错题。
仅仅一秒之后,他的眼神重归笃定,钢笔落下,毫不犹豫地写下了正确答案。
草稿纸上偶有思索时的勾画,干净利落,是思考飞速运转时留下的痕迹。
翻过一页卷子,古诗词默写映入眼帘。
短暂的空白期后,那些早已刻印在脑海中的句子排着整齐的浮现在脑海中里,笔尖随之流畅地书写,字迹工整地填满答题线的位置。
看着那不多几句的古诗词,沈元边写答案边感到些许荒诞。
三个学年,语文书上的古诗词有多少?记忆背诵下来的又有多少?
结果到了考场上就那么几道题目而已。
沈元没有继续多想,翻动试卷,目光落在阅读理解上。
阅读理解的现代文篇幅不短,晦涩处也偶有出现。
沈元下意识地舔了下略干的嘴唇,视线在复杂的段落上来回扫视了几遍。
专注技能很快开启,沈元的注意力飞快集中。
在专注状态下,沈元快速的将面前的现代文通篇阅读完毕。
他的笔尖再次坚定落下,像一艘破开冰面的船,继续向着文字海洋的深处沉稳前进,有条不紊地拆解、归纳、提炼着那些隐藏在字里行间的逻辑和情感。
他的世界里,仿佛只剩下了试卷、笔尖,和那永不停歇的思考。
当沈元落下最后一笔,完成试卷最后一道现代文阅读的主观题时,他下意识地活动了一下因长时间书写而微微发僵的手指指节。
目光,几乎没有丝毫停顿地,滑到了试卷的最后。
那里,占据着小半页篇幅的,是作文题的区域。
偌大的方框内,印刷体的作文题目和要求正安静地躺在那里。
或许是先前沉浸在前面的题目中,或许是因为它本身就是整场考试最终的“boss”,此刻它清晰地落进沈元的视野,像一块沉甸甸的界碑。
答题卡的其他部分已被填满,唯有最后的作文区域还是一大片象征未知的空白。
场上细微的声响,似乎在这一刻变得格外清晰,又似乎被大脑自动屏蔽在外。
沈元的眉头习惯性地微微拢起。
他将试卷稍微拉近了些,视线聚焦在那一行行印刷的墨迹上。
他没有立刻动笔草拟提纲,而是将身体微微靠回椅背。
那最后被翻动的笔尖也停在了指间,不再急躁地敲击。
少年垂眸,看着题目中的每一个字词。
时间仍在无声流逝,窗外偶尔晃过巡考老师的身影。
考场前方的挂钟,分针又悄然挪动了一格。
沈元的呼吸微微屏住了一瞬。
他拿起手边的笔,笔尖终于落向草稿纸,开始无声地勾勒代表破题思路的第一个关键词语,如同战士准备发起冲锋前,在沙盘上画下的第一个箭头。
脑海中勾勒出的思路链条清晰成形,那些在草稿上潦草书写的关键词仿佛化为实质的冲锋号角。
沈元不再犹豫,他将答题卡作文题区域那份等待已久的空白挪到眼前,深吸一口气,如同将无形的战旗插入阵地。
笔尖稳稳悬停在答题卡那片空白之上的起首格。
漆黑的墨迹,如投入沉默战场的第一枚子弹,随着他手腕沉稳的牵引,在洁白的方格里迅速蔓延出第一个墨点,继而舒展、延伸,勾勒成一个字、一个词。
文句的溪流,就这样从他笔端决然淌出,蜿蜒地汇向那片等待着被文字填满的辽阔空白。
当最后一个标点在卷面上刻下清晰的痕迹,沈元微微吐出一口带着墨香的气息,指尖一松,笔落在桌面上发出一声轻微的“嗒”。
指节因长时间的紧握而带着些许发僵的涩感,他轻轻活动了几下。
但此刻,紧绷的神经并未放松分毫。
他没有立刻抬头关注考场前方的挂钟,也没有分神去看周围的任何动静。
他清楚的知道,现在距离考试结束还有一段时间。
毕竟监考老师都没有倒计时15分钟的提醒。
少年沉静的目光,如同最精密的仪器,重新回到了刚刚完成的那片文字的汪洋。
他逐字逐句地滑过那些凝聚了自己方才所有思维火的墨迹。
字词的精准?段落的衔接?逻辑是否圆融无碍?观点是否表达清晰有力?
每一个细微之处都在他沉静的目光下被反复掂量。
他看得非常认真,眉宇间那份挥之不去的专注力没有丝毫松懈。
草稿纸上某个角落记录的灵光一闪的关键词也被他拿来与最终落成的句子做最后的对照。
这份检查,不带任何满足的欣赏,只有严苛的自省。
确认作文部分再无疏漏,沈元这才缓缓移开视线。
那带着审视意味的目光,如同探照灯般扫过答题卡上已经被填满的其他区域。
从最开始的基础选择题、古诗词默写、再到现代文阅读的理解题、分析题……
他的指尖沿着答题卡平整的边缘,从顶部缓缓滑落,目光精准地追随着指尖移动的轨迹,从作文区一路回溯到试卷的开头。
考场里只剩下笔尖偶尔划过纸面的细碎声响和沉稳悠长的呼吸。
沈元的心脏以一种均匀而有力的节奏在胸腔内搏动。
他开始再次检视起那些早已落笔的答案,一题一题,一行一行。
对选项的二次确认,对关键句的重新理解,甚至之前可能匆匆掠过只凭语感做出的题,此刻也被拉出来重新审视其内在逻辑。
“叮铃铃铃——!!!”
一道无比尖锐、带着终结意味的铃声,如同冰锥骤然刺穿了考场上紧绷到极致的宁静!
它从教室顶部的广播里悍然倾泻而下,震得人耳膜嗡嗡作响。
时间到了。
几乎在铃声炸响的同一秒,讲台方向立刻传来监考老师不容置疑的嗓音,瞬间压过了电铃的余音和考场里瞬间涌起的骚动。
“时间到!全体考生立刻停止作答!”
“所有人放下笔!停笔——!”
声音清晰冷冽,带着考场规则不容挑战的权威。
监考老师锐利的目光瞬间扫遍全场,像无形的网罩下来。
沈元的笔尖正悬在草稿纸上方。
他慢慢地将手中的笔“啪嗒”一声放落在桌面上,让笔杆脱离了指尖的控制区。
试卷和答题卡依旧静静地躺在眼前,墨迹已干。
考场内瞬间爆发出一片掺杂着各种情绪的喘息和动静。
有人如释重负地瘫软下去,重重吐出一口浊气。
桌椅被推开的声音、文具碰撞的声音、沉重的叹息声交织在一起。
“现在保持原位,试卷、答题卡、草稿纸不要动!等老师下去收卷!”
另一位监考老师大步流星地从教室后方走上前来,沿着过道开始迅速而有序地收取每一份承载着汗水与期盼的答卷。
沈元静静地坐在位子上,指节微微发麻,长时间紧握笔杆的力道似乎还残留在掌心和指腹。
他看着监考老师走近,动作利落地从隔壁桌收走答卷,纸张摩擦发出“哗啦”的轻响。
他的目光最终落回自己面前那张写满答案的答题卡上。
那片墨迹交织的区域,承载着他刚刚过去的专注与思索。
此刻,它即将被抽离,等待最终的评判。
喧闹声中,心跳的鼓点尚未完全平息,但属于他个人的战斗已经暂时落幕。
当最后一摞试卷和答题卡被监考老师稳妥地收走,讲台上传来略带轻松的声音:“好了,同学们可以有序离开考场了。”
椅子腿划过地面的声音再次响起,比考试开始时多了些轻快与解脱。
沈元跟着周围的人流站起身,缓缓离开了被紧张空气充盈了一上午的教室。
迈出108教室门槛的那一刻,走廊里稍显拥挤但流动的人潮裹挟着他。
他没有立刻汇入其中,而是在门槛旁略作停顿,侧身让开涌出的同学。
少年微微仰头,长长地吸了一口气。
走廊窗户敞开着,带着初春清冷和阳光味道的空气涌入胸腔,瞬间涤荡了考场所带来的那种压抑的沉闷感。
新鲜的氧气仿佛注入引擎,将他紧绷的神经轻轻熨帖。
那是一种脱离战场后的短暂空白,带着疲惫,也带着卸下第一道重负的微渺轻松。
目光习惯性地掠过熟悉与陌生的面孔组成的洪流,短暂而无声地停顿了一下。
他知道她在不远处的另一栋楼里。
他眨了眨眼,仿佛要将这口新鲜空气提供的清醒刻入身体深处,然后自然地融入了下楼的人流中。
脚步不疾不徐,却带着清晰的方向感,随着大部分考生的步调,朝着实验楼的方向走去。
从教学楼到实验楼的短短一段路,仿佛一道无形的分水岭。
考场里凝滞的死寂迅速被甩在身后,取而代之的是骤然升温的热浪与喧嚣。
刚踏进实验楼,一股混杂着各种声调的嗡鸣便扑面而来。
声音碰撞在空旷的走廊墙壁和楼梯扶手之间,来回激荡,形成一片沸腾的海洋。
“卧槽!现代文阅读最后那道题你们选的哪个?d还是b啊?”
楼梯拐角处,一个男生抓着同伴的手臂急吼吼地问,声音嘶哑,语速飞快,脸上还带着考后的潮红和紧张。
“选b啊!必须是b!文章中心不就是批判那个吗?d太片面了!”另一个立刻斩钉截铁地反驳。
“扯淡吧你!我觉得d更贴合!b是陷阱吧?完了完了……”
反驳声立刻引来旁边好几个人加入混战,分析句、解释句在狭窄的楼梯口乱飞。
“选择题那个古诗词,是不是选c啊?我总觉得有点不确定……”
有人沉默着快步穿过人群,脸色凝重。
有人三五成群靠墙聚着,手里还紧攥着笔,一边争论一边在走廊墙壁上无意识地划拉着某个关键词。
还有人则似乎迫切地想摆脱这讨论的压力,声音明显提了八度转移话题。
“行了行了别对答案了!对得心慌!走走走,想想待会儿去哪个食堂抢饭!高三专用窗口今天好像有土豆烧排骨!”
“真假的?去一食堂还是二食堂?”话题瞬间被带偏。
“二食堂的快!高三套餐不用排队!”
“呸!上次的醋里脊根本没几块肉!我要去教工食堂看看……”
关于午饭的争执紧随解题分歧之后,同样是高三生考后的主旋律之一。
紧张与日常,担忧与胃口,在这片沸腾的声浪里奇妙地融合交织。
沈元的步伐不自觉地加快了一些,避开几处争论激烈的焦点区域。
这些嘈杂钻入耳朵,他脑中自然也回闪过考卷上的细节,但他强迫自己不去深究已经尘埃落定的答案。
考过的纠结无用,下一战近在咫尺。
他此刻只有一个明确的目的地。
挤过一层层喧闹,踏上三楼,属于十五班的独特气氛隐约可闻。
305教室门口的学生相对没那么多,走廊尽头那熟悉的门牌已经在望。
他挤过门口几个围在一起低声讨论题目的同学,目光习惯性地越过攒动的人头,精准地投向那个靠窗的座位。
黎知正低着头,何之玉在她旁边小声说着什么。
沈元的脚步几乎没有停顿,唇角不自觉扬起一丝安心而温暖的弧度。
他穿过教室中央略微拥挤的空隙,径直走到黎知桌旁,没有丝毫犹豫。
在全班同学自然形成的背景音中,在那个熟悉的位置旁,少年微微俯身,伸开双臂,以一个自然而熟稔的姿势,轻轻地将黎知拥进了怀里。
这拥抱短暂而实在,手臂环过她的肩膀,将脑袋搁在她颈窝旁轻轻蹭了一下,带着考完第一科后的尘埃落定和对下一场挑战前力量的回温,也带着独属于她的安心感。
黎知被他突然的动作惊得笔尖一顿,下意识地要偏头。
但几乎是立刻,那熟悉的温度和气息就让她绷紧的肩线放松下来。
感受到那轻蹭的依赖,一丝带着了然和促狭的笑意浮现在少女清澈的眼底。
她没有立刻挣脱,而是顺势将手搭在他环过来的手臂上,微微侧过脸,仰头看向他近在咫尺的脸庞。
教室的喧嚣仿佛在他们身边短暂地形成一个静谧的漩涡。
黎知眼中带着温柔的笑意,还藏着一丝故意逗他的狡黠,压低了声音问:“怎么了?”
她的语气轻飘飘的,带着点明知故问的揶揄:“抱这么紧,语文考砸了来找安慰啊?”
女孩清亮的瞳孔里清晰地映着沈元的影子。
少年收紧环着她的手臂,感受着少女隔着校服衣料的体温和他贴近的轻柔呼吸,听到她带着笑的问询,嘴角勾起一个极度自信和带着点嚣张弧度的笑容。
他微微低下头,额头几乎碰到她的额发,低沉的声音带着毋庸置疑的笃定,清晰地落入她耳中,充满了少年人的意气风发。
“开玩笑。怎么可能?”
那语气轻松又骄傲,像是在陈述一个再简单不过的事实。
何之玉在一旁捂住了嘴,眼睛亮晶晶地看着这对旁若无人的小情侣。
吃过午饭,食堂的嘈杂和短暂的放松很快被抛在脑后。
教室里弥漫着一股午后的困倦。
但高三的空气里,紧绷感如影随形。
沈元回到座位上,利落地将最后几口矿泉水的凉意灌下喉咙,试图驱散那点饱食后的昏沉。
上午语文考场上的那份笃定犹在心间,但他的目光已经如鹰隼般锐利地钉在了摊开的数学错题本上。
几乎没有片刻的缓冲或闲聊,他整个人便又扑进了那片由数字和公式构成的海洋。
宽厚的手掌握紧笔杆,指甲因用力而微微泛白。
笔尖快速划过纸张,发出细密而执拗的沙沙声。
那张专注的侧脸,像一张拉满了弓弦,积蓄着下一刻解题时破局的全部力量。
笔尖划过复杂的几何辅助线,沈元的眉头紧锁。
他卡在一道刁钻的三角函数综合题上,答案呼之欲出却总差临门一脚。
无意识烦躁地用笔尾戳了戳太阳穴,力道没收住,手肘微微擦碰了一下身旁的黎知。
黎知正梳理着自己的重点题型,被这细微的触碰惊动。
她瞥了一眼沈元桌上摊开的习题和拧成结的眉头,瞬间了然。
少女眼底飞快地闪过一丝无奈的笑意,却故意绷着脸,脚尖在桌下不轻不重地又踢了一下沈元的腿,声音压得低低的:“卡壳了?”
沈元猛地回神,侧头迎上黎知清亮的眸子。
“嗯,总感觉找不到点。”
黎知闻言,身体微微向他那边倾了些,肩膀几乎要贴到一起。
她白皙的指尖越过桌面的“分界线”,精准地点在他的草稿纸某处,指尖点了点他演算的一个步骤。
“思路是好的,”她的声音清晰而轻快,“但这里,绕个大弯把自己套住了。”
她的指尖引导着他的目光。几个简洁的步骤如同利刃,瞬间切开了困扰沈元的迷雾。
沈元眼睛倏然一亮,脱口而出:“……哦!懂了!是这!”
思路瞬间畅通,他飞快抓过草稿纸,刷刷地重新演算起来,方才的挫败一扫而空。
黎知看着他骤然流畅起来的笔尖,眼底的笑意藏不住,如同投入清泉的石子漾开圈圈温柔的涟漪。
她没有说话,只是安静地收回手,指尖在他飞快书写的手臂外侧鼓励般地敲了一下,像无声的加油。
然后她也低头,重新投入了自己的错题整理中,嘴角弯起一丝满足的弧度。
时间在专注的沙沙声与无声的默契陪伴下悄然滑走。
“叮铃铃铃——!!!”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