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九章 提点、缘由  1979:从香江文豪开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新网址:m.92yanqing.com

陈家华离开之后,袁天帆敲响了浦伟士办公室的大门。

“进来。”

“先生,陈生的贷款已经办完了。”

浦伟士在今年获封太平绅士,先生是对他的尊称,可不是代表他学问高。

在滙丰银行员工很少称呼他的职务,正如他们称呼大班沈弼一般都是称爵士。

“陈家华这个客户你要重点维护。”

“他不就是个作家么,家里最多还有《新报》这份產业,需要我们滙丰这么重视吗?”

这倒不是袁天帆瞧不上陈家华,现在的他也没资格瞧不上人家。

他只是疑惑浦伟士对陈家华太过重视了。

浦伟士可不是一般人,他除了是滙丰银行投资部门负责人,同时也是滙丰银行副总经理,妥妥的滙丰高层。

滙丰银行在香江的地位毋庸多说,权力甚至不逊色於港府。

浦伟士作为滙丰的高层,一般打交道的都是香江权贵或者像包船王、李超人这样的商业大亨。

就算是港督,他也能很容易见到。

陈家华虽然在香江名气不小,但是毕竟太年轻了,影响力有限,不像金鏞那样已经成为了香江名流。

因此对於滙丰银行来说,陈家华並不够看,也不值得浦伟士亲自出面处理他一个小小的贷款业务。

而且在他看来,以未出版的小说版权作为抵押贷款有点不符合滙丰的贷款標准。

这风险太大了,写小说是很主观的东西,谁也不能保证就一定能够受欢迎,金鏞也不能。

他当初写到尹志平和小龙女那段不也让读者大骂,还给他寄刀片。

这可是真的寄刀片,不像后世网文读者的口嗨。

当时就导致《明报》的销量大跌,而且金鏞的小说也不是说每本都受欢迎。

袁天帆觉得未出版的小说版权根本不能作为抵押物,更何况还只是小说大纲。

但他没有想到浦伟士居然同意了这项风险极大的贷款。

浦伟士还是挺欣赏袁天帆这个年轻人的,他也愿意费两句口舌。

“你不要小看陈家华这个年轻人,他的名气或许不如金鏞,那是因为他出道晚而已。

他现在是我们香江最当红的作家,人还这么年轻,作品行销东南亚,甚至已经卖到北美了。

他绝对有成为下一个金鏞的潜力。

更何况《鬼吹灯》系列小说的確太火了,就连我这个英人也看得挺有味道的。

如果陈家华不想败坏自己的名声,后面几部质量肯定不会有问题。

所以这笔贷款风险並没有想像中的大。”

这就是赌陈家华的潜力了,贏面似乎很大,但袁天帆还是觉得不够严谨。

“我明白了先生。”

“天帆,学校学到的东西和在职场上用到的东西有时候並不一样,这需要你自己去感悟,照本宣科可不適合在职场混。”

浦伟士有点好为人师,喜欢教导年轻人的感觉,接著说道:

“陈家华贷款之后应该也是为了买股票吧?”

“没错,他自己存进来的一千万还有贷款的五百万,他都用来买九龙仓的股票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