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此六千字结束。
但仅仅这一个开头,却让所有读者眼界大开,继而激动异常。
他们觉得这才是科幻,这才是科幻小说的想像力。
这不比倪框那部所谓的科幻小说《卫斯理》好多了。
也就是现在还没有网络,不然所有看完《终结者》开头的人肯定会在网上交流热议。
儘管无法和所有人交流这部小说,但不妨碍他们和周边的同学朋友邻居热烈地討论或者分享。
这也让《终结者》被更多的人所知。
討论一番之后,他们不约而同地感觉意犹未尽,想要知道后续的剧情。
有些读者直接写信给《新城晚报》,儘快发行第二期。
销量是最能说明问题的。
第二天,《新城晚报》卖了近五万份,销量直逼《明报晚报》。
《明报晚报》已经发行了十多年,而《新城晚报》则只发行了第二期。
《新城晚报》的这个销量成绩,让金鏞都不由刮目相看。
他没有想到《终结者》居然如此受欢迎,能够將一份新报纸带到如此高度。
这让他不由地再次审视起《终结者》这部小说。
隨后让人买了一份《新城晚报》,准备好好追读一下《终结者》,同时也整体看看这份报纸怎么样。
《新城晚报》的销量成绩,不仅金鏞知道,其他同行自然也能知道。
他们除了羡慕嫉妒没有任何办法,谁让他们没有这样一位好儿子呢。
他们就是想要挖墙角也不知从何下手,根本挖不动。
除此之外,作家群体也同样对此比较关注,其中最关心的莫过於倪框了。
《终结者》和《卫斯理》可谓是直接的竞爭对手。
他现在创作精力大不如前,《卫斯理》被读者詬病他又不是不知道。
其实《卫斯理》前期的剧情还是挺不错的,不然也无法打响名气。
后面就是因为灵感枯竭才写得如此粗糙。
现在他的剧本也不像之前那样畅销,或者说变得有价无市。
他主要的收入来源就只有《卫斯理》小说了。
以前香江没有其他本土科幻小说,他可以无所谓,因为读者没得选。
现在《终结者》出现了,如果大受欢迎的话,那对《卫斯理》肯定有不小的影响。
当然倪框早已实现了財富自由了,但他还有个不省心的儿子,必须给他多攒点家底才更放心。
正所谓越怕发生什么就越会发生什么,他最担心的事情还是发生了。
从《新城晚报》的销量就能看出这部小说有多受欢迎。
而且倪框也看了《终结者》,让他不得不自嘆弗如。
《卫斯理》和《终结者》比较起来,压根不像是科幻小说。
想到这,倪框不禁长嘆一口气,然后拨通了金鏞的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