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章 我杀的  景泰帝:国运长生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新网址:m.92yanqing.com

朱祁鈺毅然承担此事,原因在於此事带来的巨大益处——稳固朝局

皇帝被俘,二十万大军全军覆没,京师军队不足,瓦剌即將兵临城下,这些是外在的危机,更为危险的是內在的危机,朝局不稳。

主张南迁的,主张议和的,主张打仗的,大臣们意见不统一,力不往一处使,他这个临时监国的藩王,话语权不足,威严不够,党羽更是零。

一个团队如果凑齐了以上的症状,基本完蛋了。

就算未来打贏了北京保卫战,但是那是于谦力挽狂澜,所有史书上都写的明明白白,功绩在于谦而不在朱祁鈺。

朱祁鈺当然也非想要抢于谦的功劳,这仗肯定得于谦来打,自己来打万一打输了怎么办?

他一个清澈可爱的大学生,指挥过的最大战役也就是峡谷之巔十人大战,胜率还不足50%,不能装逼觉得自己是战神附体可以指挥全军,万一打不好,可能就成第二个朱祁镇了。

他是皇帝,他要什么军功?

打了胜仗,后世自然会记到他头上。

他要的是在这次的保卫战中,团结一批人,提拔一批人,打压一批人,最完美的情况是將自己接下来的领导班子,文武两边老中青三代人都选出来。

经过北京保卫战这种事情,他临危提拔起来的人对他的忠诚度会高很多。

咱求的是长生大道,要的是国家昌盛,一道不痛不痒的圣旨能让太后安心,有何不可?你朱见深还能活的过我?给你当一辈子的太子有什么关係?

见朱祁鈺如此坚决,孙太后颇为动容,但是老谋深算的她也明白,朱祁鈺虽然嘴上说不要,但是现在颁布圣旨的话都说出来了,他还是想当皇帝。

谁不想当呢?

这才是人之常情。

同样孙太后也是嘴上说不要,身体很诚实的拿出了自己的太后印璽在詔书上盖印:“既然你坚持,本宫也不多言,你且放心,本宫会全力帮你。”

此时的孙太后其实是纠结的,一面大明危难之际,必须稳固朝堂,一面又想著全力救回自己的儿子,一旦立了新皇帝,自己的儿子就算是救回来了如何自处,天无二日,国无二主,只是形势比人强,这些日子坚持下来,她也明白朱祁镇是救不回来了。

现在朱祁鈺自请一封詔书,至少这太子铁打是自己的亲孙子,算是不好的选择里面最好的一个了。

孙太后本意就是立朱见濡为太子,朱祁鈺是过渡皇帝。

现在这詔书一盖,双方都觉得正正好好。

也不怕朱祁鈺反悔,君主当一言九鼎,若朱祁鈺出尔反尔,他这个皇帝的信誉也就崩塌了。

所以经过这一番事情,孙太后也打定了心思,一定得全力帮助朱祁鈺。

因为帮他就是帮自己。

见“母子”二人如此情深,太监適时的走了上前,递上一块绢布的帕子给孙太后,孙太后抬起手擦拭朱祁鈺方才磕头而造成的伤口。

满怀慈爱的责怪:“身体髮肤受之父母,你是先帝的儿子,若是让先帝知道你在我这磕头磕出了血,先帝还不知如何责怪我。”

“母后,儿臣……儿臣……咳咳”

“好了,本宫都明白了,你且先下去处理好现在的政务,本宫派了岳谦去接触瓦剌部打探陛下的情况,算著时间,不日应该就有消息回来了。”

都指挥使岳谦,之前被安排去接触瓦剌部,一是打探朱祁镇的情况,二是想办法如何赎回朱祁镇,但是瓦剌人现在抓了皇帝,自然狮子大开口,赎回是不可能赎回的。

同时岳谦也將群臣要拥立朱祁鈺的事情告知朱祁镇,询问他的意思,名义上他还是正统皇帝,他的旨意非常重要。

朱祁鈺忙接话:“母后,若是岳谦带回陛下的旨意,陛下不愿儿臣继位,儿臣也是万万不会继位的,绝不违抗陛下旨意。”

看著识大体,知进退,有礼数的朱祁鈺,孙太后心生哀嘆,自家儿子怎么就没这些优点呢,但凡她儿子在行军路上少犯一个错,都不至於到如今沦为阶下囚的地位。

朱祁鈺从孙太后宫內出来,走过紫禁城长长的道路,身后是太监们抬著步撵。

“殿下,最近转凉,您常咳嗽,还请上步撵盖了毯子,免得受了风凉。”

太监们是最懂看风向的,朱祁鈺八九不离十就是这紫禁城的下一任主人了,又不是篡位,说来还是临危受命,他们不得紧赶著巴结。

朱祁鈺却没上步撵,而是缓缓的走著。

他步履轻盈,神態怡然,当风起时微微的张开双臂,拥將晚的残阳入怀。

脚下的路,曾是朱棣走过的,也曾是朱高炽、朱瞻基走过的,偌大的紫禁城迎来了它的新主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