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8章 重典治国  景泰帝:国运长生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新网址:m.92yanqing.com

当前局势下,城內人心不稳是必然的,不管什么时代,一旦有打仗的消息,人心惶惶,必然有人哄抬物价,也有为非作歹之徒在这节骨眼行凶作恶,因为他们都知道朝廷现在自顾不暇。

越是这种时候,越要稳定局势,物价越高百姓越没钱吃饭,哄抢一旦形成,恐慌一旦成气势,敌人没来打,城內就先乱套了。

“商輅,粮草之事如何?军中粮草可够用?”

商輅上前,胸有自信气自足:“陛下,微臣接手粮草事宜前,於尚书已命江北及北京诸府运粮军进京守卫,同时徵调五百辆大车將通州粮草运往京师,还提出其他运粮二十石到京师的赏银一两,前两日不断有车运粮京城,臣清点之后,目前城內粮草加上府库內的盈余,足够支持一个半月。”

商輅倒是不贪功,他接手这几日来,发现一切井然有序,实则非常佩服于谦想在了前头。

之前于谦给朱祁鈺出了个主意,给在京文武官员预支九个月俸粮,军人预支半年俸粮,但是就一个条件,这些俸粮需要自己去通州领取。

在这种刺激下,各家都派人前往通州,自己去领粮食去了,朝廷等於是不用特地叫人去运粮了,所以现在不单单的朝廷库里有粮,但凡有能力派人出去的家庭,家中存粮也不少。

大大的缓解了粮食危机。

彭时说:“陛下,自仁宗皇帝开始,大明便与民修养生息,广施仁政,太平盛世之时自当如此,现瓦剌进犯,猛药去疴,重典治乱,请陛下下旨,凡哄抬粮价盐价的商家,以叛乱治罪,此期间凡偷盗抢劫为非作歹之徒,罪加三等。”

陈循微微皱眉,他素来以仁善著称,是个才学横溢的老好人,此时的他开口:“陛下,重典之下恐生乱,还请三思。”

此时瞧的出来,这些老臣沉稳,但是过於的沉稳就显得有些优柔寡断了,现在是瓦剌军队推著大明走,不得不走。

商輅站到了彭时的身边:“请陛下下令,战时以重典治国。”

朱祁鈺看向了太皇太后,孙氏並未说什么,似乎是让他自己做决定。

朱祁鈺此时担心的不是重典治国引起百姓不满,奉公守法的百姓还是占大多数的,他担心的有人趁此机会剷除异己。

这种时候,给出这道命令无异於將权力多级下放,衙门的捕快可以藉机找理由隨便抓了寻常不听话的商铺就重罚,相关部门的要员可以以此为藉口罗织罪名打压对手。

更关键的朱祁鈺发现在这种时候,锦衣卫指挥使这种关键岗位上不算是他的人,各级衙门他更是不知道命谁人督查。

他最终还是看向了于谦:“於尚书,你觉得呢?”

于谦沉著冷静的说:“陛下,时京师粮仓充实,但是必有人借著战时哄抬物价,彭时所言没错,发国难財者,可以叛乱论处,趁乱作奸犯科的更不能饶恕,此两类人比瓦剌人更可恶,只是为免冤案,时下各级衙门官府只有抓捕权,没有处罚权,一应罪犯事后论罪,凡有私自打杀者,涉事人员以作乱抓捕归案,上属官府官员事后问责。”

于谦的意思是要重罚,也要理性,在他的预计中瓦剌人绝对没有能力和大明打持久战,这场乱局一定很快就会过去。

朱祁鈺点点头:“按照於尚书所言去做,彭时此事你来负责。”

“是,陛下。”

小朝会定下了基调,天光快亮起时,宫门大开,大臣们鱼贯而入,迈著细碎的小步子,低著脑袋。

眾人都知道了瓦剌人已经到了,眾人也接到了宫內的圣旨,皇帝和太皇太后以及內阁上下一心,绝不退缩,这给了他们不少的底气。

“没曾想太皇太后居然如此识大体。”

“是啊,瓦剌人刚到,朝堂上下一心,何惧瓦剌人?”

“如此看来当今陛下与太皇太后反而更像是连心的母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