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在校园里,表彰后的两天里,总是迎来各种指指点点。
“那个就是杜未央!”
“一年级就能挣钱啊!”
“……”
身体稚嫩,內心成熟的杜未央,对这些议论自然丝毫不在意。
而且,农村的孩子对於投稿这件事,根本没有概念。教育环境的影响,不可能因为他一个人就改变。
杜未央也拿到了此生第一张奖状:“三好学生”。
这张奖状被王荣荣郑重地贴在了堂屋墙上。
周六一早,杜永岳就骑著摩托车,一家三口出发去区里邮局。
王荣荣坐在后座,杜未央被两人夹在中间。
镇上与长亭村相距十几里路,出了村就是公路,摩托车不到半个小时。
因为老爸好歹高中毕业,取个稿费还是轻而易举的,很快將60块钱稿费取了出来。
走出邮局,王荣荣拿著钱喜不自禁,对著朝阳看了又看,“未央,你挣得钱,说吧,想要什么?”
事业迈出了第一步,紧接著当然要做大做强,再创辉煌。
杜未央果断买了一沓信回去。
……
蝉鸣渐歇,暑气消散,树叶染上了金黄,在秋风中簌簌飘落。
日历页页翻过,转眼已是新年寒假將至。
结束了大扫除,杜未央一路小跑回家。
隨著杜未央收到第一次投稿回信。
陆陆续续不断有稿件录用通知单发来,隨著到来的还有一笔笔稿费。有的寄到学校,有的寄到家里。
不论是学校里的老师,还是村里的邻居,慢慢的都习以为常了。
学校里订的杂誌期刊,杜未央如今可以隨时拿回家看。
为了立足人设,杜未央每周写文章前,都会拿学生报、故事书去办公室,找老师请教一些字的读法。
有时也会问询一些地方的风俗人情和有趣的故事。
直到有一天老师们突然意识到:杜未央的读写能力似乎已经远远超过小学,达到了初三水准。
聪明、努力、爱看书,远超同龄人的知识储备,这是杜未央刻意留给老师们的印象。
有钱了,网球拍果断买了俩,还有一套体育护具。
当然,隨著寄来的还有一些杂誌样刊。
这半年,杜未央几次试探,筛掉不回信的刊物。
又慢慢pass掉了几个稿费低、审核长、回信慢的不知名刊物。
最后,固定四五个刊物大量投稿。
隨著写作能力的不断提升,稿费也在步步提升。
毕竟期刊平台本身也是需要投稿的。用熟不用生,更是国內的一种生態习惯。
所以他在几个期刊也算小有名气。可惜小学生投稿虽然稀奇,但是范围放到全国其实不少。
所以目前他把主攻目標转移到萌芽杂誌。
同时慢慢转向长篇小说。
2001年已到年底,继韩涵之后,那个男人已经开始崭露头角了。
郭小四就是今年以《梦之城》获得第三届新概念作文大赛一等奖,开始受到关注。
等到两年后,2003年他的长篇小说《梦之城》就会出版。
销量一举突破百万册,成为畅销书,奠定了他在文坛的地位。
杜未央准备出手截胡一下他的气运,抓住2002年这个空挡,写一篇长篇小说提前发布。
只要故事足够好,再加上萌芽杂誌本身就有造星计划,“小学生作家”这个话题,同样很有热度!
那他们就一定会主动联繫出版。
杜未央思考了很久,选择將前世的倭国动漫《夏木友人帐》汉化、文字化。
作为治癒番的经典之作,被国人视为动漫神作。画风清新,略带忧伤,却能让人的心灵得以治癒。
2008年,央视也曾点评报导:夏目拥有最温暖人心的故事,以及倍具特色的人物设计等讚赏。
故事中,日常的友爱互动,情感的羈绊都是看点。
男主虽然经歷了一些並不美好的事,但是依然很善良。
这部动漫三观很正。本身属於单元剧,一集一个小故事。某种意义上也算是短篇组成的长篇。
无论是题材还是类型都符合。汉化后完全可以说是小学生的奇妙幻想。
漫画到24年共出了7季,算上特別篇有91集。他计划去掉日本文化浓厚的剧集,汉化保留其中72个小故事。
寒假闭关修炼,写书加练球,有的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