恍惚间,李修安趴在桌子上睡著了。
他做了个很长的梦。
他梦见自己变成了一只癩蛤蟆。
一只鸟儿叼起来了他,他仿佛穿梭在云层之间,俯视著脚下的大地。
那种感觉很美好,然而鸟儿突然一个俯衝,他从云层之中跌落了下来。
但奇怪的是,他並没有被摔成一团烂泥。
而是落到了海里一头巨鯨身上,他又再次见识到了大海的壮阔。
不久,也许很久,他被海里的一道巨浪掀翻。
隨波逐流的他又被衝到了岸上。
他一蹦一跳,也不知道蹦躂了多久,离开了海岸。
天空一只鹰隼盯上了他,他认得这只鹰隼,正是一开始带他上天的那只大鸟。
然而此刻,他却恐惧了起来,为了不被这只大鸟抓住,他跳进了一口枯井。
那只鹰隼在空中盘旋了一圈,最终离开了,而身为癩蛤蟆的他忽然感到莫名的熟悉。
他抬头看了一眼。
哦,这就是他最初待的那口井。
李修安从梦中醒来,晃了晃脖子,而后走了出去。
万籟俱寂,明月高掛中天。
外面微微有些寒冷,此刻正是后半夜。
李修安看了眼天空中的明月,又看了眼面前朦朦朧朧的景色。
此情此景,心中不免有些感慨。
“难道自己真的像梦中的那只蛤蟆那样,兜兜转转了一圈,最终只能回到那口枯井?”
李修安摇了摇头:“不,就算自己真的只是井底之蛙,最起码我也要见一见这外面的天空。”
李修安深吸了口寒气,下定了某种决心。
他重新回到了袇房,小心翼翼的拿出用纸包裹好的种子,在烛火下,仔细的观看。
正如明月所说,他没有起死回生的本事。
而前世的知识也告诉他,想要一颗死种子发芽成材结果也是不可能的,不科学。
既如此,乾脆就別多想了,直接干就完事了。
说不定有奇蹟呢,也许镇元子大仙並不在乎它到底能不能结果,而是要考验他的那颗求道之心是否坚定。
......
除了童心未泯的清风明月,看的出来,五庄观的道士们十分勤奋。
这还没到卯时,道士们陆陆续续都起床了,开始了新的一天的练功、修行、背经、起卦。
辰时,道士又开始了自己的早课:打鼓、开门、点灯、上贡上香,各司其职,井然有序。
五庄观的大殿供奉的並非三清,而是天地,正如西游中清风明月所言:“三清是镇元子的朋友,四帝是故人,九耀是晚辈,元辰是下宾。”
看著忙忙碌碌但很充实的眾人,说实话,李修安很羡慕。
他虽很閒,但却是一个局外人。
待太阳完全升起,露珠蒸发,明月遂叫李修安一起吃早饭。
“喂,道士,你想清楚了吗?看在你赠珠子的份上,待师父在大殿讲经时,我跟清风帮你求求情,让师父教你点手段,也不枉你万里迢迢白来一趟。”明月询问道。
李修安摇了摇头,看著大殿里供奉的天地二字,坚定道:“我想好了,我要继续留在这里,待会我便虔心向师兄们请教品香果的种植之法。”
听到这话,一旁的清风也是睁大了眼睛。
“啊?你是真傻还是假傻啊,我可跟你说啊,这种子我们可是大火足足煮了半柱香的时间才捞起来的,熟的不能再熟了。”
“有句话说的好,你见过煮熟的鸭子还能飞起来吗?”
“你这样做没有意义的,死物就是死物!”
明月也是深以为然的点了点头。
李修安思索后问道:“请教两位师兄一个问题,你们的师傅最欣赏什么样品行的人,以及討厌什么样的人?”
清风思索了片刻,回答道:“这我知道,师傅最欣赏品行端正,道心坚定以及心诚之人。”
“至於討厌的人,那可就多了,品行不端者、粗鲁无礼者、三心二意者、叛经离道者、不敬天地、不孝父母之人.....”
一旁的明月也接过话扳著手指数著。
闻听此言,李修安心中有了数,於是回復道:“是啊,我若就这么放弃了,那不就成了心不诚、道心不坚定的人了吗?”
“哎呀,这不是一回事啦,实话告诉你吧,你不是第一个来这里求道的,但在师父眼里,有缘便是有缘,无缘就是无缘!”
“行吧,知道你不见黄河心不死,不信的话看著吧....”
吃完了早饭,镇元子开始在大殿讲解经义。
李修安站在门外听的痴迷,镇元子见了,道:“你虽不是我弟子,但也算道门中人,你若愿意旁听,便进来听吧。”
李修安这才进了大殿,对著镇元子行了一礼,坐在了末席。
待镇元子讲经结束,那些弟子们便开始各忙各的。
李修安出了道房,逕入后边,第一重门便是那后山园。
一眼望去,眼繚乱,李修安嘆为观止。
只见那后园:朱栏宝槛,曲砌峰山。
亭阁楼台,方沼圆池。
奇爭妍,翠竹共青。
园內数不清的翠竹、绿柳、乔松、丹桂、梧桐、桃树、秋菊、茶树、牡丹、芍药、木槿、梅海棠等等。
红的白的黄的绿的交相辉映。
借用西游中的讚美之言,诚所谓人间第一仙景,西方魁首丛。
李修安在丛中寻了许久,方在角落觅得品香果树。
这树生得奇巧,虽较灌木只高寸许,枝头却缀满果实,细瘦主干挺得笔直,竟未显半分垂坠。
一位眉清目善的道士,正在谨慎的修理上面多余的枝叶。
李修安对著这位师兄抱拳行了一礼,礼貌的询问著这品香果树的习性和生长环境。
道士停下手中的活,待看清是李修安之后,这才想起了什么。
与先前清风明月的话,大差不差,他劝李修安还是放弃种植品香果。
不过虽这样说,但他为人倒挺和善。
他不厌其烦,详细告知李修安关於品香果从种子入土,到成材结果每一阶段需要注意的事项。
早有准备的李修安,拿出纸笔,把其中的要点详细的记录了下来。
道了声谢后,李修安回到暂时属於自己的袇房,小心翼翼的扒开纸张包裹的种子。
他想了想,找明月要来了一个土盆。
从道士那得知,品香果喜温暖湿润气候,耐瘠,抗旱,不耐寒,不耐涝。
以向阳、土层深厚、疏鬆肥沃、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或粘质壤土栽培为宜。
考虑到这只是一颗种子,连幼苗都不算,因此需要更精心的呵护培养。
李修安挖来一盆砂土,把种子埋在了土盆里,又打来清水小心翼翼的浇在上面,而后把它放在园向阳的位置。
此后,李修安与其他道士那般,每日卯时起床,別人练功修行,他读书背经。
而后与大家一起早课,帮忙打扫观子、劈柴烧火等等。
吃过早饭后,又依例听镇元子讲解经义。
正如镇元子所说,他天赋並不高,於是每次听课都带了纸和笔。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