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3章 和尚赌胜,洛神有请(4.6k)  西游:长生从拜师镇元子开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最新网址:m.92yanqing.com

李修安道:“大师需要细数一番吗?”

圆明沉默,片刻后,重重嘆了口气,而后摇头:“不用了,是贫僧输了,贫僧心服口服!”

李修安点头,把那捧水又重新倒进了河里。

之后,圆明沉默,一言不发,对著李修安双手合十行了一礼,转身离开。

李修安见其外衣落在了地上,却不曾发现,知其心已乱。

於是想了想道:“大师,你我刚刚的赌胜,並非佛不如道,所谓大道五十,各有其长,各有其妙,大师只不过一时被胜负之心蒙蔽了眼睛。”

听闻此言,圆明驻足,身子微微一颤。

思索片刻后,圆明转身折返了回来,对著李修安深深行了一礼:“多谢道长,贫僧茅塞顿开,道长才是真正的得道高人。”

“贫僧实不该班门弄斧,惭愧惭愧!”

“贫僧已知道长为人,去那李府定有因果在其中,贫僧回去会向李大人说清其事。”

李修安也是行了一礼:“那便有劳大师,多谢大师了!”

圆明摇头:“与道长相比,道长好比那洛河,而我不过其中的浮游,大师二字愧不敢当。”

说著,圆明再行一礼,离开,李修安又一次叫住了他。

圆明疑惑,李修安捡起地上的僧衣,递给了他,和尚再次道谢,这才转身离去。

......

李修安返回时,见守明站在远处的坡地上等他。

待李修安靠近时,守明咧嘴一笑:“先生道法高深,不显山不露水便让长安的高僧屈服,守明佩服不已。”

“刚刚观其,我亦有所悟,经曰:夫唯不爭,故无尤。想必正是如此。”

“先生?”

守明不好意思的挠挠头:“自先生来了观子,教会了我很多东西,还解开了我的心结,实乃我的第二位师父,故称呼道长为先生,道长要是不喜....”

李修安摇头:“不,我挺喜欢这种称呼。”

李修安看著少年又道:“你能说出夫唯不爭的道理,这说明你的悟性极佳,你好自修行,將来的成就必然在那位大师之上。”

“真的吗,先生。”守明心头一喜。

李修安点头,他没有踩一贬一的意思,只不过实话实说。

李修安对少年道:“山水一程,有缘再会,我也该出发了。”

守明知李修安去意已决,欲要相送一程。

李修安摇头拒绝了,来时没有路引,这齣城尚不知需不需要路引,如果还是需要那路引,李修安只得再使一点手段了,悄悄的来,静静的去。

守明双手抱拳:“先生保重,希望后会有期!”

李修安亦道:“保重,后会有期!”

与守明道別,李修安沿洛河河岸往东而去,守明目视著李修安离去,直到其背影消失在视野。

今日是上元节,李修安路过几座桥,发现桥樑两侧布置了很多灯,灯上多为各类神话人物、神兽的画像,其中以洛神的画像最多,这也能理解,毕竟那篇《洛神赋》天下闻名,当今文坛尤其是东都的文人有谁不知?

另外,这也说明了坊间百姓其实对於那李家的遭遇並没有过多放在心上。

李修安过了一个小坡,忽的见前方柳树下站著一女子,看著在二八年龄的样子,身材婀娜、面容姣好。

那女子东顾西望,见到李修安后欣喜的举手打招呼,而后小跑了过来。

女子喜道:“道长,此地等候多时了,我家小姐有请。”

听到这话,李修安满头雾水,不解问道:“你家小姐哪位?为何请我?”

女子道:“道长去了便知,我家小姐就在前头的那座望仙桥上。”

说著姑娘做了请的姿势,而后在前面带路。

今日是上元节,金吾不禁,今晚註定热闹非凡,不过现在时辰还早,人流不算太多。

李修安走到望仙桥中间,果见桥上站著一青衣女子,身材曼妙,容貌如果以世俗的眼光来看的话,不好不坏,正常平凡女子的样子。

但李修安看出了她气质出眾,丰神如玉,最重要的是一身清净无染,心中有所猜测,大致有了底。

女子朝他微微一笑,端身行了一礼:“见过道长,小女子有礼了。”

李修安还礼:“不敢,见过洛神!”

李修安此话一出,青衣女子微感吃惊,而后点头讚赏道:“道长当真是慧眼如珠,一眼便认出了小神。”

李修安亦道:“神女过奖了,方才之事,贫道深感歉意!”

虽然方才洛河中央的那番大动作,非他李修安所为,但確是因他而起。

洛神却是摇了摇头:“道长误会小神了,小神虽不才,但岂会如此小气,此番邀请道长相见,是为专程感谢道长而来!”

听闻此言,李修安面露疑惑,貌似之前他与洛神並未有过交集,也不记得曾帮助过洛神。

洛神解释道:“小神是为洛河的那些水中生灵特意感谢道长的。”

而后洛神娓娓道来。

原来此前世家们贪口舌之欲,不仅仅山中鸟兽遭殃,这河中的水灵尤其是洛河亦有此遭。

原来世家贵族们颇为钟情这洛河中的鲤鱼和魴鱼。

魴鱼味美,在东都甚至贵於牛羊,而洛鲤又被他们视为吉祥物,象徵著富贵和吉祥。

於是这些年大肆捕捞,河中生灵无论大小一概遭殃。

洛神为此烦恼哀愁不已,直到前几日官府突然颁布了仁政令。

洛神知这背后必然有高人出手了,方才李修安与圆明的斗法,惊动了眾人,也引起了洛神的注意。

她便猜到这背后的高人应该就是面前这位道长了。

“原来如此。”李修安微微頷首。

令李家之人见识到了地狱和出手毁了祠堂后,李修安又在梦里给了那代任府尹一点提醒,故不下一日,这官府便颁发了告示,表示要承天命,施仁政。

李修安想了想道:“举手之劳,其实洛神大可不必特意前来感谢贫道。”

洛神摇头道:“此事对道长虽说是举手之劳,但对於洛河的生灵实乃大幸。”

此时,又有一批灯笼被布置了在了这望仙桥,与前面不同,灯笼上画的皆是洛神像,李修安看了眼,想了想道:“贫道对於神女倒有些好奇。”

洛神微微一笑:“你是问那灯笼画像是否是我的真容?其实並不是,道长如若想见神女的真容,可来水府一坐,也请道长喝杯薄茶。”

李修安摇头:“贫道好奇的是那流传经典的《洛神赋》,不知此事是真是假?”

洛神楞了片刻,隨后有些无奈道:“半真半假,当年曹植路过洛河,醉酒不幸跌入河中,吾不忍一代才子如此英年早逝,便出手救下了他,谁知他竟对我表达爱意,吾恐其伤心,不忍直接拒绝,於是便告诉他,你我人神有別,不曾想.....”

李修安点头,而后行礼道別:“原来如此,多谢解惑,天色不早,贫道也该上路了,神女,你我就此別过。”

见此,洛神也点了点头,隨后又行一礼:“道长保重!”

李修安走远后,洛神与侍女行走在人流中,观赏著各式各样的灯,看著那火树银,欣赏著洛水星桥。

在东都,无数人尤其是文人雅士渴望也有曹植那般奇遇,在上元节这日能见那洛神一面,但殊不知,洛神每年今日都在岸上欣赏著灯,看那端门焰火、洛水星桥,与浩荡人流擦肩而过。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