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表观音菩萨於水陆大会显圣后,空中飘落一简帖。
唐太宗览帖方知西天存有大乘佛法,欲待取经后再办水陆大会,遂諭群臣:“且收胜会,待取大乘经归来,再秉丹诚重修善果。“百官无不遵旨。
而后在寺庙中,唐太宗又问一眾僧人:“谁愿意领朕的旨意,上西天拜佛求得真经?”
眾僧沉默,唯玄奘法师上前,施礼道:“贫僧不才,愿往西天求取真经,祈保我王江山永固。”
唐太宗大喜道:“朕果然没看错法师您,如此朕情愿与你结为兄弟!”
於是拉著玄奘法师在寺里佛前,与玄奘拜了四拜,称呼他为“御弟圣僧”。
玄奘亦是被其真诚感动,遂发誓:“不到西天,不取得真经,愿永墮沉沦地狱。”
唐太宗甚喜,又以这大乘佛法三藏经书的名头,替玄奘取了个雅號,號作“三藏”。
玄奘拜谢之后回寺,准备往西天,诚心求取真经。
在玄奘出发前,唐太宗本想邀李修安、三藏再在宫里佛道交流一番,顺便解惑他心中的一些疑问。
但李修安不知何时已经离去,唐太宗此前在地府已见过李修安,又见观音菩萨主动与其打了照面,知其乃是得道的高人,来去自由,故也不强求,只是暗道可惜。
李修安已解决因果,那水陆大会看也看了,听也听了,观音菩萨亦见过了,於是打算就此动身离开长安。
这一趟长安之行,比预想中住的要久一些,李修安回到住处,算了下,还差货郎几天的饭钱,於是找到货郎。
不曾想货郎却是一脸歉意的拿出一个钱袋,欲要把此前的房钱全退给李修安。
货郎诚惶诚恐道:“小民此前有眼不识泰山,竟认不出人间行走的活神仙,岂敢再收道长您的房钱,此前小民多有冒犯,望道长多多担待。”
虽这样说著,货郎却是心虚的不敢看李修安,就连递钱袋子的手都微微有些颤抖。
见此,李修安有些无奈的苦笑了一声道:“这是哪里的话,如若不是你租房给我,只怕贫道也只能棲身在城外的破庙了,再说了公平交易,贫道这些时日多有打扰,住房给钱,此乃天经地义,何来冒犯之说。”
听到这话,货郎安心了些,但依然不肯收回钱袋子。
无奈,李修安只得道一声告辞,出门而去。
出了长安城,李修安看了眼天空和远方的山头,当真是新晴原野旷,极目无氛垢。
尘缘已断,该是回五庄观了。
嘶,好像还有一件事,这把七星剑得还给人家道观,李修安想了起来。
不过此事按那只母狐的说法,已然过了一百多年,也不知开封的那清泉观变作什么样了,也罢,顺便走一趟吧。
(请记住????????????.??????网站,观看最快的章节更新)
李修安自离开长安,刚到开封,那立志求道的货郎儿子便匆匆跑了回来。
原是他在半途中,听那长安过来的客商提到:水路大会观音菩萨竟现了真身,还有一个道士似乎也是下山的神仙,听闻就住在神课先生旁边的货郎家中。
李修安走的果断,其实也早有些预料,果然,他走的次日,货郎家中访客络绎不绝,皆是找与观音菩萨相识的这位活神仙。
货郎儿子听了大惊不已,大慈大悲的观音菩萨竟然在长安现了真身,还有一位活神仙竟就住在他家。
“这....”货郎儿子哀嘆不已,捶胸顿足:“菩萨就在长安,神仙就住在自己家,那自己还到处跑什么?真是瞎了自己的狗眼了!”
他下定决心,心中发誓:“一定要恳求这位神仙收自己为徒!”
货郎儿子匆忙赶回家,气都没喘顺,一进门,便急冲冲的问货郎:“爹,住咱家的神仙呢?”
货郎看著儿子,心疼的用衣角帮他擦了汗,摇头道:“早走了!”
“什么?走了...爹啊,你怎能让神仙就这么给走了啊!”
货郎皱眉道:“你这话说的,神仙要走,我还能拦著他不成?”
听闻此言,货郎儿子顿感无比失望,心中失落到了极点,但又极不甘心道:“爹啊,那你知道神仙去哪了吗?我去找他!”
货郎又是摇头。
见此,货郎儿子忽的极度灰心伤气,內心彷佛被一团气被堵住了,他一屁股坐在了地上。
一想到自己求仙问道近十载,最后却与真正的仙人菩萨失之交集,他顿感委屈无比,忽的放声大哭了起来。
“问道求仙近十载,如今岁月蹉跎两茫然。”
“呜呜呜....”
这一哭,货郎妻子也冲了出来,看著伤心的儿子心疼不已,便责骂老头子不会说话。
货郎看著这不成器的儿子,又气又心疼。
“儿啊,你怎么就不开窍呢,这就说明咱没这个命啊,以前袁先生亦说过类似的话,你怎么就不听呢?”
听到这话,货郎儿子更是悲伤了。
老婆子也是愈发心痛,忍不住又骂了货郎两句。
货郎便沉默不言,只是不停摇头嘆息,心想:“怎么就生了这么个东西!”
货郎儿子极度不甘心,伤心中还在想著,听到袁先生,忽的想到了什么。
他停止了痛哭,立马爬了起来,对货郎伸手道:“爹,给我钱,我去袁先生帮我算一卦,算一算这老神仙现在身在何处。”
“嘶...啊,我刚刚怎么没想到啊,对,我去找袁先生。”货郎儿子擦了眼泪鼻涕,即向西大街跑去。
来到西大街,他找到了袁先生的卦台,求袁守诚帮他算一卦,算一算神仙现在身在何处。
袁守诚认识他,却是摇头道:“不用算了,有句话说的好:有缘千里来相见,无缘对面不相识;你命里註定与仙无缘,劝你往后別再空耗光阴了,在长安老老实实找个营生,好好孝顺父母去吧。”
见他失望至极,还是极不甘心,袁守诚又道:“你还是死了这份心吧,古语有云:父母在,不远游;就算真的让你找到了仙人又怎样?你听闻哪个仙人会收不孝之人为徒?”
袁守诚的这番话可谓是杀人诛心,货郎儿子一颤,良久悵然若失的走出了卦堂。
袁守诚看著他远去亦是摇头,早点骂醒他总比等他老了空无一身,那时再后悔要强。
却说货郎儿子回到家后,沉默著回到自己房间,反栓上了门,此刻货郎已去街上摆摊去了,老婆子见此担忧不已,敲著门在外面安慰著。
袁守诚的话犹如一把尖刀刺痛了他的心,在他脑海中挥之不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