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聪明如李修安,心中大致也確定了一件事,老君特意提到观音菩萨,如此未来那八十一难有他奉献的一难,亦是八九不离十了。
李修安接过莲子后服下,镇元子与老君又閒谈了一番,知老君最近忙於炼丹,亦不再过多打扰,遂起身告辞,带著李修安返回五庄观。
却说李修安自从服下莲子后,整个人顿感无比轻鬆,体內的五臟六腑如同浸泡在温泉中一般,如此五臟得以滋养,身子自然轻鬆不少。
这还只是这莲子增福添寿附带的结果,李修安感嘆不愧是如来孟兰宝盆里的奇异果。
很多人只知道天上的蟠桃园和蟠桃大会,实际上西方的如来亦有孟兰宝盆,
当宝盆里的果成熟时,如来散帖邀三界有身份之人以及座下一眾菩萨罗汉参加孟兰盆会。
由此镇元子五百年前在孟兰盆会上结识了金蝉子,也就是转世前的唐僧。
藉助莲子的滋养,李修安在观中亦是抓紧时间修炼心肾,每天养精、链气、
存神、捉坎填离、调和龙虎。
如此修炼了三个月,李修安体內坎离既济,阴阳大和,顿感神气合会,丹光明彻。
那阴阳二气又如同八卦中的阴阳鱼,会於心肾水火,阴阳交通,內外和顺,
如此阴阳大和,心肾炼成。
因此心肾亦皆换新,整个人焕发新机,內外纯一,而李修安的丹田內由此亦形成了先天混元之气。
此情此景,借用西游中的一句话,当真是:坎离既济真元合,水火均平大道成。
心肾炼成,李修安第一次有了一种真正飘飘如仙的感觉。
於是李修安来到后山的悬空山崖边,特意不用那腾云术亦不使御风术,隨意一蹦。
这不蹦不知道,李修安俯瞰脚下发现自己这不借任何外力的隨意一蹦,竟能蹦得三丈之高。
这还只是七转炼成心肾的情况下,要是七转大成,那还不得一蹦十丈之高啊,李修安心里如此想著。
待落地后,李修安又望了望这深不见底的悬崖,想起第一次跌落时的窘境,
那时他还还未换得仙躯,使不出那腾云之术。
思索一番后,李修安直接跳下悬崖,
与第一次耳边儘是呼啸风声极速降落时不同,这一次他感觉自己的身体如同蒲公英的种子一般,虽然在下降,但是晃晃悠悠,下降的速度很慢,如此李修安觉得就算现在不使腾云之术,完全跌下崖底,应该也不会摔死,当然这速度太慢,也不知要多久才能跌到崖底。
如果说凡胎凡骨重若千斤,那么六转换得仙躯后便是得了道,身轻体轻。
那现在换了心肾,便是仙体轻清,飞举自然也。
料想待七转大成之后,那便是身轻体飞,那时当真是飞举腾空,纵横任意。
修道得道的感觉正是如此奇妙,李修安亦是愈发欢喜,憧憬著七转大成的时候。
七转五臟六腑中的心肾已炼成,下一步该炼什么,李修安自己已有主意。
五臟对应五行,亦对应了五志,所对应的五志即:心誌喜、肝志怒、脾志思、肺志忧、肾志恐。
此趟火焰山之行,在被那九头虫下死手时,李修安怒气勃发。
虽说有句话叫做泥人亦有三分火,又有一句话叫做:菩萨低眉不见眾生,金刚怒目只杀不渡。
也就是说哪怕是师父菩萨这样的大能亦有火气,有脾气有火气正常,但绝不能让怒气攻心,失了理智。
正所谓怒火攻心易伤身,莫让气焰毁道心。
所以李修安觉得接下来修肝显得尤为必要,但这肝要具体怎么修,李修安还要请教师父镇元子,不过在此之前,还需继续巩固心肾。
毕竟五臟六腑与前面凡胎凡骨不同,五臟对应五行本是相生相剋,一著不慎容易满盘皆输,前功尽弃。
这也对应了镇元子此前所说,这九转內丹秘诀,一转好比一座山,一山更比一山高。
如此,李修安自然不敢丝毫大意,对於修炼之事一如初始,不忘初衷,遂又费了一个月时间巩固心肾。
这日,五庄观的弟子正在吃晚饭,此时观子大门已闭。
然这时,观外忽的传来急促的敲门声。
眾人心中疑惑:“这么晚来者是谁?”
李修安遂主动起身,前去开门。
砰砰砰...
敲门之声如同夏季的暴雨打在树叶瓦头一般,催促个不停。
李修安远远便回应道:“来了,来了!”
他快步走出院子,打开了大门,只见门外之人乃是一个中年道士,他连连吐血,一脸苍白,嘴唇乾裂,虚弱到半趴半跪在地上。
李修安见了大惊,立马前去扶他进观子。
“师尊在哪,我要见师尊..:”中年道士有气无力道,语气明显很急切。
他口中的师尊难道是师父?
李修安心中想著,嘴里安慰道:“你受了重伤,五臟亦有受损,暂时別说话,贫道带你去疗伤,此事我会告知师父。”
李修安扶著他往房而去,准备让清风明月拿丹药。
此番动静已引起师兄们注意,皆是出来查看。
清风明月率先走上前,看著面前之人忽的嘶了一声,明月惊呼道:“你是梅师弟?”
清风亦是恍然大悟,亦是道:“梅师弟你这是怎么了,你不是在那什么山清修得好好的吗,谁对你下此毒手?还有与你一起的其他四位师弟呢,怎么没见到他们?”
听到这番话,李修安明白了,果然他口中的师尊正是镇元子了。
虽然镇元子只有四十九位留在观中的亲传弟子,但此前从五庄观出师的散仙却是无数,这位梅师弟应该便是其中之一了。
“死了...他们死了..:”说完这话,他便晕死了过去。
眾人皆是脸色大变,清风明月慌忙跑去通报师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