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海路来回差不多要一个多月,风扇厂等不起,江伟杰就让王勇带著厂里销售这块的人,提前过去,到当地直接租了个仓库,这边只要凑够一船的货,就立马发货。
隨后,江伟杰这边又找了许多家在香江这边,也生產风扇的其他家电厂的老板们商谈。
把订单撒给他们,让他们帮忙生產,自己这边採购,还有贴牌后,便接著运往美丽国那边去。
不过他要求先发货后付款,这样才能不占用自己的资金,没想到香江这边的其他家电厂的老板们,居然都愿意接受江伟杰的订单。
而且比他还急,毕竟香江人口就那么多,而且电风扇这种家电,每年销售旺季就那么几个月,眼看马上就要过季了,这时候还能有订单,他们可不想错过。
这下江伟杰总算是彻底放心了,直接有多少收多少,先把香江市面上的存货给扫光。
然后再加大订单给那些家电厂,让他们赶紧抓紧生產怀旧老款式的电风扇,这让那些接单的家电厂老板,很是高兴。
不过,很快北美怀旧风扇大涨的消息,就传到了香江,这让香江那些把库存电风扇统统折价卖给江伟杰。
並且接受江伟杰订单的商家们,都恨不得抽自己两耳光,不过事已至此,他们也没什么办法。
毕竟,他们总不能违约吧,不然他们可就要赔偿大笔的违约金给江伟杰了。
而且跟著江伟杰赚钱,起码自己不用费力去美丽国那边开扩市场,便也就继续给江伟杰供货。
而之前其他不愿意接受江伟杰订单的家电厂,他们也很快就盯上了这块肥肉。
同时还有大刘,包括樱国和高丽那边的商人,他们也同样发现了这个商机。
为了占据市场,香江的电风扇定价都很低,不过每台电风扇,现在还是有70美刀的利润的,而且数量还很庞大(大家別不信,我查了大刘的操作,他自己说的,78-83年,每台电风扇,在香江的製作销售成本是30美刀,不过运到北美销售后的利润是70美刀一台)。
隨著货款一一到帐,江伟杰手里的钱渐渐多了起了,他没有急著归还货款。
而是对鸿运风扇厂进行了重组,在购买了新设备,隨即工厂开始扩招工人,当月厂子的產能,已经能够稳定生產5000台了。
而之前第一批销售出去的电风扇,是收购別家家电厂积压的三万台电风扇。
外加自己的鸿运风扇厂自己库存的1000台电风扇,按照每台电风扇的利润是70美刀来计算,自己这次是净赚了两百一十七万美刀。
隨后忙碌了一个半月,虽然香江这边的家电商人,大刘他们,还有樱国、高丽国那边的商人都开始准备进入北美的电风扇市场。
不过鸿运牌电风扇,靠著先人一步的优势,还是顺利的打入北美的家电市场了。
只是没有上个月那么疯狂了而已,不过现在每个月,鸿运风扇厂还是能稳定出货5000台的。
江伟杰眼看北美那边的销售代理点已经稳定,隨即就把王勇给叫了回来,准备在工厂附近的酒楼,办个小型庆功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