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阳最近查了不少资料,对量子量子计算机也有所耳闻。
这东西算是新兴科学的一种,並不是替代超级计算机的產物,而是为了解决经典计算机学无法处理的复杂问题。
两者的运算逻辑也存在著本质差別。
一个是量子力学,纠缠,叠加。
另一个则依靠经典物理学。
“恐怕还不行。”
邹阳摇了摇头。
冯远航感到不解,直接询问道:
“国家一共226台超级计算机,其中三台都在这里,先加上一台量子计算机,仍然无法满足需求吗?”
“远远不够。”邹阳摇了摇头。
“乌托邦组织使用的思想钢印存在明显缺陷,正是这样的缺陷才让安东尼不完全服用精神的控制。”
“他们技术不成熟的原因大概率是因为製作思想钢印的设备不行,毕竟地球上没有任何一个国家会资助反人类的疯子。”
“这对我们是优势。”
“只有设备提升,製作出来的思想钢印误差才能最大程度上减小。”
“毕竟,即使是最优秀的科学家,也不可能用两块石头搞出原子弹。”
冯远航点了点头。
“我没问题了。”
“最晚两天,新一代的天河计算机就会送过来,同时还有一台量子计算机。”
天河新一代超级计算机,计算能力能达到每秒超过百亿亿次。
这项科技,说是世界第一梯队也毫不夸张。
“邹教授,別让我失望。”
说完,冯远航就要离开。
“等一下。”邹阳叫住他。
“我需要晶片。”
“多少?”
“先来十万枚。”
冯远航深深的看了邹阳一眼。
“最晚,明晚到。”
他没有询问原因,径直离开了实验室。
邹阳长出一口气。
恐怕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他都不能再轻鬆的生活了。
他要將十万枚晶片互联起来,用晶片模擬大脑的神经元。
十万枚,听起来数量庞大。
但实际上,远远不够,至少相比於大脑神经元来说,还远远不够。
说是沧海一粟,也不夸张。
只能进行一些基本操作。
但目前情况就是如此,他脑海中虽然存在知识。
但毕竟是第一次实操,一旦出现失误,十万枚晶片全都化为废料。
用更多的晶片进行互联,他没这个把握。
两天后。
邹阳来到了一个新的办公场地。
真枪实弹的士兵把守在门口,监控以基地为中心,辐射周围半公里。
可以说就算有一只蚊子不怀好意准备飞进来吸血,半公里外就会被干掉。
这是最安全的地方之一。
换场地的原因也很简单,至少基地太小了。
毕竟新一代天河计算机,是由大量机柜组成,还配备了专门的冷却系统,供电系统,辅助设施,由一万多个节点组成。
占地面积达到720平米。
小一点的场地根本容纳不下。
国家一共有超级计算机226台,天河系列的计算机不超过5台。
与此同时,针对邹阳的审查也在不断进行。
一共进行了32轮。
细致程度怎么呢...
邹兆先都查出来了。
据说是邹阳民国时期的祖宗...
就离谱。
之后十个月的时间里,邹阳全在实验室中度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