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昂头卖萌的模样瞧得哥伦布哭笑不得。
扫了眼腕表,他挥手道:“快去休息吧,一点半我们还要拍戏呢。”
“好嘞~”
明白他意思的伊莎贝拉拉着姐姐就跑了。
落在后头的薇薇安则是朝着哥伦布道了声谢。
那蹦跶的身影瞧得哥伦布扬了扬眉,下一秒,他把奋进的邀约丢给了助理。
“这件事情你跟进一下。”
“然后,如果阿里、帕特他们不来,那就说我们没时间,okay?”
助理点了点头。
哥伦布的意思很简单。
如果奋进真觉得手里项目好,那就让合伙人亲自来谈。
如果他们只让下属带话,那他们就只能say goodbye了。
毕竟……双方的地位不一样嘛,且他们时间宝贵,做好《密室》才是他们的首要工作。
也不知道是奋进对自己的项目有信心?还是这些家伙想要曲线救国签下伊莎贝拉?
总之,在接到哥伦布回电后不久,翌日下午,帕特里克·怀特塞尔便从洛杉矶赶到了伦敦,他到时,大伙正在拍戏呢,于是他便安静的在边上等待了起来。
直至大伙下戏,他才正式现身,和伊莎贝拉他们打起了招呼。
向哥伦布问好,夸赞伊莎贝拉他们演的很棒。
虽然晚上没戏,但大伙也不出组,用食堂招待了他一顿晚餐后,哥伦布便将他领到了自己的办公室里,随同进入的当然还有伊莎贝拉一家。
由于大家都忙,所以交流时也不磨唧,还没落座呢,怀特塞尔便从手包里拿出了项目,紧接着,一份只有署名的剧本出现在了众人的面前:
written by:michael arndt
(剧本创作:迈克尔·阿恩特)
这个名字一出现,哥伦布便眯起了眼。
食指敲桌,道:“这是马修·布罗德里克的人?”
“呃……yeah——”
怀特塞尔顿了一下,然后点头。
“噢~我想我明白阿里为什么不让你找伊莎了。”
哥伦布道:“他可能是觉得,这本子要是被我瞧见了,那我估计会直接帮伊莎拒掉?”
“hahahaha——”
怀特塞尔的脸上扬起尴尬但不失礼貌的微笑。
好似哑谜般的对话让伊莎贝拉她们没有听懂。
靠在座椅上的哥伦布则笑着解释道:“马修·布罗德里克是《春天不是读书天》里的费里斯·布勒,约翰·休斯的《春天不是读书天》。”
“而这一位,则是他的人。”
哥伦布抖了抖手里的剧本。
“……”
好好好,搞半天还是冤家聚头啊!
伊莎贝拉听懂了。
约翰·休斯和克里斯·哥伦布的矛盾前文说过了,这里不再赘述。
而马修·布罗德里克则是约翰·休斯一手捧起的明星。
在火了之后,马修·布罗德里克便按照业内惯例,打造起了明星该有的日常班底,然后雇佣了一个名叫迈克尔·阿恩特的人担任自己的私人助理。
而这个迈克尔,就是伊莎贝拉现在瞧见的剧本作者。
按照常理,这些事情对于正常的好莱坞大咖来说,那都是知识盲区。
你是明星我认识你,这个ok,但你的助理叫什么?
这我怎么知道啊!
只有真的有仇,才会记忆这个。
至于马修·布罗德里克怎么就得罪了克里斯·哥伦布呢?
这其中固然有约翰·休斯的因素,但更多的,还得怪迪士尼的暴君,迈克尔·艾斯纳。
嗯,双方真正结仇的锅,得由迈克尔·艾斯纳背。
还是八年前的迪士尼内斗——
从九三年开始,艾斯纳就想把卡森伯格踢出迪士尼了。
行动开始后,他更是停了卡森伯格在迪士尼里的所有权限。
这导致卡森伯格直接就无法掌管当时迪士尼的动画项目《狮子王》了。
而在《狮子王》这个项目上,卡森伯格本来是想让自己人给电影配音的。
首选其实是罗伯特·泽米吉斯的好友汤姆·汉克斯。
嗯,那一年汉克斯还有《阿甘》,他们想的是真人动画双登顶。
可被艾斯纳一阵倒腾后,成年辛巴的配音资源便落到了马修·布罗德里克的手上了。
虽然卡森伯格和斯皮尔伯格也有矛盾,但梦工厂现在运转的毕竟还行。所以,当大家还属于一个战壕里的战友时,这事哥伦布要是记不到,那斯皮尔伯格就真的白培养他了。
当然,迈克尔·阿恩特也不是普通人,他是纽约大学帝势艺术学院的优秀毕业生。
在学生时期就被史蒂文·斯皮尔伯格的好友马丁·斯科塞斯关注了。
克里斯·哥伦布也是从那出来的。
算是他的学长吧。
‘哎呦……这事闹的……’
伊莎贝拉感觉自己的尴尬癌都要犯了。
随便来个合作就是有仇的?
这到底是我的运气不好,还是你们的仇家多呢?
在一想到自己还是罗琳的人……
伊莎贝拉都想把项目甩了!
谁爱看谁看吧!
不过,在笑了一会儿后,哥伦布倒是没继续给怀特塞尔难堪,转而翻起了剧本。
内容不算多,一百页纸不到。
让普通人走马观的看一遍,可能要一个小时,但专业人士看剧本时都不细看内容的。
根据好莱坞制片公式,查看编剧是否在重要的时间节点上做了转折,他们便能知道这个项目写的行不行,然后……哥伦布摇了摇头……
“噢——你们的这个剧本写的太平了——”
重要节点刚一看完,哥伦布便摇起了头,“帕特,现在是伊莎邀请我来帮她看项目,所以接下来我所有的评价都是从中立态度出发的。”
“你们的这个剧本很一般,从制片角度来看,能够扣住观众视线的起伏几乎没有,甚至可以说电影的前二十分钟没有给观众带来任何期待。”
“因此,伊莎,我是不建议你接这个项目的。”
“给多少钱都不接。”
“拍这种项目真的是浪费口碑浪费时间。”
说到这儿,他还扬了扬手中的剧本,冲着怀特塞尔道:“并且,我现在都有些怀疑,你们的这个项目找到投资了吗?应该没有哪个制片厂愿意投这个本子吧?”
“所以,你们找伊莎,是想搞定她,然后在用她的名气拉投资?”
“……”
怀特塞尔抿了抿唇,现在的他是真的有些尴尬了。
因为哥伦布太懂了。
当下,他们带来的这个本子,的确无人投资。
他们请伊莎贝拉,那也的确是希望项目能够推进的顺利一点。
至于他们为什么想自己主导项目……
奋进经纪公司的高层其实都是从caa里出来的。
而caa出身的人不就一个梦想吗?
垄断制作。
欧美娱乐圈里的水的确很深,但很多水都是老狐狸自己放的,所以,当哥伦布把话说的异常清楚后,甭管是奋进还是薇薇安,亦或是凯瑟琳,那都知道合作没有谈的必要了。
但随着怀特塞尔的起身告辞,伊莎贝拉倒是想将本子留下来。
如此情形让大伙非常诧异,但考虑到现场还有外人,于是谁都没问原因。
只当她把剧本当成小说了,想要看完。
由于这个本子注册过了,不存在被抄袭的可能,于是怀特塞尔便遂了她的意。
在等伊莎贝拉一边向哥伦布表示感谢,一边带着本子钻回剧组的宿舍后。
刚进卧房呢,她便迫不及待的继续翻起了剧本。
利维斯登的住宿环境和正常的商品房没啥区别。
一千平方英尺的面积,三室一厅一厨一卫的设计,能够很好的保证每个人的私人空间。
手肘搭桌,目光狂扫,看着看着,伊莎贝拉的嘴角便逐渐扬起。
至于缘由?
虽然她还没把本子看完,但光是剧本的开头就给了她一种熟悉的感觉。
开头是这样的——
胡佛一家住在马里兰州,家里一共有六个人:
父亲是一名拥有理想抱负的成功学演说家,但他自己并不成功;
母亲是一名家庭主妇,她很讨厌枯燥无味的生活;
哥哥是一个怪胎,爱读尼采想要考上空军学校成为一名战斗机飞行员,但他失败了;
舅舅是一位研究普鲁斯特效应的专家,然后他把自己研究成神经病了,曾尝试自杀;
爷爷是一个喜欢怼草的龟仙人,除此之外,没有特长;
而胡佛则是一个想当明星的小女孩,她的偶像是阿诺德·施瓦辛格,因为施瓦辛格是选美界的明星嘛,所以胡佛也想成为那样的人。
然后,某一天,胡佛得知佛罗里达州要举办全美青少年选美大赛,于是便想参加。
接着,一家人在赞同和反对中闹腾了一阵,最后决定帮小家伙圆梦,由于他们选择以开车的方式从马里兰州赶往佛罗里达州,所以,一段和东海岸公路旅行的故事便出现了……
嗯,这个剧情让伊莎贝拉想起了一部电影。
那是《阳光小美女》。
备注:1奋进的合伙人好多都出自caa,像创始人阿里·伊曼纽尔那都是从caa跳到icm在自己单干的。2现实中《阳光小美女》的确是先被奋进看中然后再进入制片流程的,原因和本章写的一样,奋进拥有梦想。当然,他们这个梦想是比较虚的,至今都没有做成。3《阳光小美女》的编剧自己说剧本改了一百多回,本章的简扼描述是网上流传的其中一版,讲得是编剧一开始想拍的是公路片但因为成本原因被否了,只能改剧本。那一版本的主要剧情和《美国风情画》差不多,编剧想要展现的是六个人的人生故事,选美在那个版本里是调剂。
ps:解释一下上一章‘对脚香’那个,这个词没有用错,‘对脚香’在hp里就是‘翻倒巷’,首次出现的剧情是哈利用飞路粉去‘对角巷’,但他把‘diagon alley’念成‘diagonally’了,然后就去了‘diagonally’对应的‘翻倒巷’,由于这玩意在英语里属于谐音梗,所以当年《密室》在我们这上映时为了保持翻译中的‘信达雅’,于是翻译便对着‘对角巷’造了个‘对脚香’,算是想办法把梗还原了出来,现在腾讯视频上的片源就是这个翻译。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