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40章 超能家族,御用特使  美娱:从饰演小海狸开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新网址:m.92yanqing.com

第40章 超能家族,御用特使

“玛格特·罗比?”

“wow~”

“苏茜怎么把她给找到了啊?”

2002年6月24日。

伊莎贝拉收到了苏茜从澳洲发来的选角结果。

简单扫了两眼,她便从苏茜强推的简历里瞧见了未来的小丑女,当哈莉·奎茵的资料出现在她的面前后,伊莎贝拉是真的有些意外的,因为这家伙在未来很火嘛。

苏茜‘随便选选’都能发现明星?

这……

不愧是英国演艺圈里公认的选角大师昂!

水平真的很高!

而随着小丑女的出现,《好声音》的阵容框架基本上就可以确定了,嗯,伊莎贝拉决定让哈利·奎茵来演最后的反派,有好苗子不用这不是傻ber嘛?

并且,伊莎贝拉前世还挺喜欢她拍的《华尔街之狼》《自杀小队》《猛禽小队》《x特遣队》的……好吧,纯粹就是罗比在这几部戏里比较的好看,真要论作品质量?

也就《华尔街之狼》可以。

至于克里斯·哥伦布的意见?

虽然他没见过罗比,但他也决定使用罗比。

这一位是非常相信苏茜的能力的,先前,所有的摒弃那其实都是立场问题。

so,苏茜推了?那他就用呗!

既然大家意见一致,那片约便可以库库的发了,在等伊莎贝拉看完最后的主演名单后,她突然就眯起了眼,有些想笑,因为《好声音》的阵容里全都是超人类啊——

爷爷,安东尼·霍普金斯,那是食人魔、吸血鬼,他演过《汉尼拔》和《吸血僵尸惊情四百年》嘛,不仅如此,在未来,他还是漫威里的神王奥丁。

爸爸,裘德·洛,也是吸血鬼,因为演过《吸血情圣》,但未来的他更牛逼,人家不仅是漫威里的星际指挥官罗格,还是年轻的邓布利多呢。

妈妈,莎迪·弗罗斯特逊色一点,但也有吸血鬼身份;

她和霍普金斯一道儿演过《惊情四百年》。

舅舅更别说了,克里斯蒂安·贝尔最经典的角色就是蝙蝠侠;

然后,他还在《雷神》里面演过屠神者格尔。

姐姐,凯拉·奈特莉看似普通,可人家手里也有被诅咒的金币诶~

就这种家庭,怎么看都和loser无关吧?

而她,赫敏·格兰杰,作为家庭里最小的成员,将要参加好声音?

说实话,伊莎贝拉都想不到自己凭啥会输?

我们全家都有超能力!尤其是我舅舅,他有的就是钞能力!所以你们拿什么跟我斗啊?

全明星阵容的出现让伊莎贝拉抿着嘴唇傻笑了好一会儿,这种穿越者才能懂的一锅炖真的是太有意思了,而反派那边……好吧,反派那边其实也挺强。

第三阶段的boss是小丑女,这个就不用多说了;

第一阶段的boss,也就是和主角同样出身乡村的反派,唱诗班里的天才小男孩,那则是由哈利·波特先前的竞聘者威廉·莫里斯出演的。

这一位,在大陆名气并不高,但在欧美还算好。

他的代表作是《纳尼亚传奇》,他是里面的男二,正义军大统领。

随着阵容的确定,往后的筹备事项那都是零碎的活了。

乡村场景怎么置?

那是由布景师和执行制片商量的。

服化道怎么做?

那也是由艺术总监和执行制片去聊的。

当然,在这个过程中,伊莎贝拉其实也有眼线的,那是凯瑟琳。

她用‘我姐喜欢艺术,想要学习’为由,把凯瑟琳塞到了执行制片巴纳森的身旁,让她旁听所有的筹备。伊莎贝拉的目的只有一个,虽然《好声音》里的主角是乡村女孩,但你不能把我弄的太土气了,电影里的我可以着装普通,可以住的平凡,但同时,我也必须得美。

因为颜值真的能撬动票房。

老妹的想法凯瑟琳是支持的,于是,在接下任务后,她便和个三好学生一样,天天跟在巴纳森的身后,勤学好问,不管听到什么她都会记下来,接着,晚上……

“伊莎,我跟你说,巴纳森和艺术总监有个想法,那就是在电影的末尾让学画画的姐姐给你准备加油助威的应援t恤,手绘标语的那种。”

“我觉得这个创意挺好的,然后要用那种会掉色的颜料,这样影片的最后,大家拥抱一起时,衣服上的色彩就会弄的大家满身都是,象征着整个家庭重归于好,融为了一体……”

嗯,一到晚上,凯瑟琳便会钻进伊莎贝拉的房间,巴拉巴拉的跟她说起白天的事。

若是非要形容,那场面就是——

码字姬进化~

复~读~姬~

啧,这怎么搞得和网文小说作者不码字了在那水群一样?

咳咳咳,这不重要。

除了勘景置景、设计服化道以外,《好声音》的项目筹备里,还有两个活,是必须得由伊莎贝拉亲自去干的,其中一个活儿名叫选歌。

在《好声音》的故事编排里,一共有三场比赛,需要三首歌。

伊莎贝拉已经拿了一首,那是《the climb》,所以还要两首。

然后,这两首还不是随便拿的,它是有要求的。

就拿《the climb》来举例,在哥伦布的设计里,他想让《the climb》贯穿整部电影,因为在他的眼里,整部电影所要展示的逐梦过程,心灵之旅,那就是普通人朝着梦想不断攀登,因此,《the climb》就得以主角‘在’创作的方式出现在电影里。

例如,电影前八分钟,他们不是想要展现主角家里的混乱吗?okay,当时,主角就在写歌,并且灵感爆棚,但,所有的一切都随着老妈的火山喷发而消失殆尽。

老妈把烧饭的锅往桌上一砸,房屋一震,画面闪切。

坐在屋里的主角抬起了头,她的思绪被打乱了。

接着,下一次灵感到来的时点可以是一家人决定帮主角圆梦,在离乡的路上,主角心情大好的想要把歌写完,但可惜,她想了没一会儿,争执又出现了。

思绪又断了。

说通俗点,《the climb》的身影会贯穿整部电影,整首歌的旋律会以断断续续的方式在整部电影里一点点的被拼凑,最后,决赛前夕,家庭矛盾全部解决,歌也诞生了。

然后,主角上场,拿卡。

这么设计的理由很简单,在哥伦布看来,原创,能够体现主角的天分。

在磕绊的成长中进行原创,则能给观众带来最大的震撼。

当坐在影院里的观众发现,银幕上的赫敏·格兰杰在当着他们的面做歌后,他们就会不由自主的想要看到最后,而只要最后展现的歌还行,那观众收获的欣喜就会极度的强烈。

因为他们会有一种见证历史,见证成功的感觉。

而当歌曲的现身能够和剧情相结合时……

“伊莎,《好声音》的前两场比赛里,我不建议你使用原创歌曲。”

“理由有两个。”

“第一,原创是最后一击,当我们把原创定义成主角天赋卓越时,频繁的使用原创那是会磨灭观众的激情的,当主角不断的拿出原创歌曲后,观众会觉得‘噢~主角很厉害~所以她肯定会赢’,当这种念头出现后,观众就没有期待了。”

“所以我建议你在头两场比赛里进行翻唱。”

“第二,那则是我个人觉得剧本里的第一段故事和第二段故事也能有专属的歌曲,能像《the climb》一样,涵盖一段故事,讲述一段人生的。”

“由于我不是学音乐的,所以这个需要你自己判断。当然,如果你觉得我的想法不对,或者我的点子不错但你没有思绪,你要立刻跟我说……”

在交流时,哥伦布说的真的很专业。

因为他的想法的确很不错,所以伊莎贝拉便欣然接受了他的提议。

然后,她决定让主角在第一场比赛里演唱埃里克·克莱普顿的《tears in heaven》。

缘由也简单。

和他们的故事设定有关。

在《好声音》里,最开始支持主角追梦的是爷爷。

而一个家庭里有爷爷怎么可能会没有奶奶呢?

至于奶奶去哪了?

她离世了。

故事背景里,奶奶是离世的状态,也正是因为她的消失,爷爷才会变得非常不堪。

没错。

哥伦布和伊莎贝拉把《阳光小美女》里爷爷喜欢怼草的剧情全都给删了,因为他们的电影是要面向大众的,孩子们的世界里是不能出现这个东西的,所以,爷爷的本色是酗酒,酗酒的缘由则是他想念奶奶,想念那个和自己携手共度了几十年的人。

因此,当爷爷从混沌状态中爬出来支持主角时,在比赛中演唱《tears in heaven》,那其实是告诉爷爷,我们知道你为什么变了,我们能够理解你的痛苦。

因为我们也很想念奶奶。

《tears in heaven》这首歌讲的就是思念嘛。

乍一眼望去,这种设计有一种强行升华强行催泪的意思。

但,不管是伊莎贝拉,还是哥伦布,他们想要坚持的,仅仅只是《阳光小美女》的原有内核,那就是‘生活里的成功固然重要,但家人,也很重要’。

这是公路片的核心嘛。

再把自己的思索告诉哥伦布后,伊莎贝拉便收获了对方的惊喜赞赏。

然后,《tears in heaven》这首歌的版权也好拿。

埃里克·克莱普顿单飞后签的是大西洋唱片。

这是华纳音乐的子厂牌。

直接给巴里·梅耶打个电话就okay了。

不过,便捷和高收入从来就不能画等号。

“巴里是不可能将《tears in heaven》的版权卖给你的。”

哥伦布道:“他们只可能给你百分之五的人声型分红,最多让你保留个演唱权。”

“无所谓了。”伊莎贝拉打了个哈欠。

她不在乎这件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