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45章 未映先火就是我  美娱:从饰演小海狸开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最新网址:m.92yanqing.com

“那甚至都是斯皮尔伯格的《人工智能》!”

“克里斯蒂安·贝尔现在也是商业片里的男三、男二吧?”

“他在《杀戮战警》里和杰弗里·怀特是平咖的吧?”

“现在的他们回到剧情片后应该演男一吧?”

“可在伊莎贝拉的项目里他们是男三、男四?”

“ohhhh——”

“谁能告诉我这到底是什么情况???”

所有路人,是所有,在看到和《好声音》有关的爆料后,全都迷惑了!

因为好莱坞演员是很讲咖位的。

并且,好莱坞里的咖位算法其实非常的简单:

第一,那就是商业片大于一切。

第二,那则是谁能在商业片里挑大梁、抗票房,谁就无敌。

奥斯卡的确是好莱坞里的最高奖项,但——

说句不好听的,就算你影帝影后拿的再多,扛不起票房,在六大眼里也是路边一条。

而将整个规则诠释的淋漓尽致的便是小李子。

一个《大船》就能让他吃上一辈子。

当他在《大船》上积累到的粉丝都能转换成冲奥片的票房时,他也就成了整个圈子里唯一一个能在冲奥项目上拿下两千万片酬的演员了。

人家为什么能一直在冲奥?

那不就是因为他拍什么都挣钱吗!

由于这两条准则在北美根本就不是秘密,所以,《人物》杂志的爆料,就很难让大家理解了,大众不明白,裘德·洛和克里斯蒂安·贝尔为什么要自降咖位?

为什么要给伊莎贝拉作配?

这不是说伊莎贝拉配不上。

毕竟她有个《魔法石》。

单部破9接近10的作品在圈子里的确能算a-list。

而是她的实绩作品太少了,且……

《魔法石》的成功不可能是伊莎贝拉一个人的功劳对吧?

《hp》的作者是j.k.罗琳,不是伊莎贝拉·海伍德,对吧?

由于哈迷提前刷过好评,又或者说是伊莎贝拉的粉丝提前讲述过期待,所以……

华纳在《好声音》宣发上的诚意,便完全展现了。

当下,大众,压根就没质疑消息的真假!

没人在那发fake news!

大众只想知道《人物》杂志爆料的未定名项目到底是什么?

为什么伊莎贝拉的未定名项目的阵容能如此的奇葩?

当然,随着消息的不断发酵,市面上的声音也不会一直的统一下去,安东尼·霍普金斯的影迷、裘德·洛和克里斯蒂安·贝尔的粉丝在瞧见消息后还是有质疑,有不满的。

甚至还有争执。

例如,imdb留言板上,裘德·洛的粉丝就表示——

‘我不明白!’

‘我们家裘德和伊莎贝拉比究竟差在哪儿啊!’

‘我们家裘德为什么要给伊莎贝拉搭戏啊!’

‘伊莎贝拉配吗?’

但可惜,由于华纳在宣发上已经用了套路,当伊莎贝拉的粉丝比裘德家的粉丝更早知道项目时,不和谐的声音一出现,便被漫天漫地的贴子淹没了。

资本动脑后,又有多少个体斗得过它呢?

不过,个体斗不过,不代表其他的资本不会凑热闹。

就比如说,当《好声音》的消息扩散到舆论关注的程度后,《今日美国》的娱乐编辑便发了一篇评论,表示《好声音》不会是什么好电影——

“在我看来,伊莎贝拉的那个未定名项目就像是一个小孩子玩的扮大人游戏。”

“它是不会成功的。”

“因为《harry potter》的成功和《harry potter》里的小演员们没有太大的关系。”

“我甚至能给出理由。”

“在我们的海狸小姐,格兰杰女士接拍新电影前,harry potter铁三角里的另外两位就已经外拍过电影了,罗恩,鲁伯特·格林特去年就拍了《神屁太空人》。”

“这部电影在今年夏天上映了,非常的一般。”

“七百万的投资仅获得了三百万的票房,这简直就是一场灾难。”

“而如果有人想把罗恩的失败归于意外,归于阵容,因为那部电影的阵容的确不行,那么我则想说,哈利,也就是丹尼尔·雷德克里夫,他的个人项目阵容强大但成绩也烂。”

“哈利在拍摄《harry potter》前还拍过一部电影,叫《巴拿马裁缝》。”

“他在那部电影里饰演了一个配角,然后,男一是皮尔斯·布鲁斯南。”

“男二是杰弗里·拉什。”

“整部电影的投资额为2100万,最后,他们一共收获了2800万的票房。”

“当哈利、罗恩在离开hp的光环后都没有取得成功时,我们有理由相信,赫敏·格兰杰女士,也就是伊莎贝拉·海伍德的新电影就是一个非常浮华的泡影。”

“又或者说,它甚至都有可能是华纳为了哄伊莎贝拉续签hp而给她造的一个大玩具,因为我们都知道,《阿兹卡班》和《火焰杯》已经正式立项了,而在此之前……”

“大家都没签约。”

“所以,当伊莎贝拉的未定名项目有可能只是个玩具时,她,就不可能收获成功。”

哗——

《今日美国》的通稿一放出,整个北美的舆论顿时就炸了!

没办法。

谁让伊莎贝拉吃的是hp的流量呢?

《人物》又是全美读者最多的杂志。

而《今日美国》则是和《纽约时报》《洛杉矶时报》《华盛顿邮报》不相上下的综合新闻平台,报纸的日销量超过两百万份,日读者超过六百万。

诚然,这三个流量池肯定会有重迭。

但再怎么重迭,消息的辐射面也不会低于百万人吧?

当一个宣传能被超百万近千万的人看到时,受它影响的人数就一定会上亿!

美国总共才几个人啊?

so……

此刻,在普罗大众的眼里,那就是一夜之间,全美上下都在关注伊莎贝拉!

所有人都注意到了《哈利·波特与密室》!

所有人都瞧见了铁三角的小故事!!

所有人都听闻了赫敏·格兰杰那未定名的新项目!!!

与之有关的讨论有夸奖,有怒喷,有质疑,有迷惑,但……

这些都不重要不是吗?

只要大家都在聊伊莎贝拉·海伍德,那就代表华纳的宣传成功啦!

而大家都在聊伊莎贝拉·海伍德?

而不是问伊莎贝拉·海伍德是谁?

天下谁人不识君——

“oh~~赫敏·格兰杰这么受欢迎的吗?”

迪士尼。

幼龙巢穴。

罗伯特·艾格有些感慨。

因为在他拿到的统计资料里,好评和期待占多数。

这意味着大家都挺喜欢伊莎贝拉那个小姑娘的。

“这可能和安东尼、裘德、克里斯蒂安有关。”

秘书道:“如果伊莎贝拉的项目里没有这些人,那她估计也不会引起这么大的关注。”

艾格点了点头。

他觉得秘书说的不错。

安东尼·霍普金斯、裘德·洛、克里斯蒂安·贝尔的吸金能力可能不如伊莎贝拉·海伍德,他们这辈子饰演的角色全部加起来在吸粉能力上也比不过赫敏·格兰杰,但他们毕竟有点名气,有点咖位。没有他们在这件事情里当催化剂,大众也就不会瞧见咖位纷争。

大众不进行咖位对比,那其他媒体也就不会伺机跟进,不会蹭流量。

因此,当下,外界对伊莎贝拉的关注那是有运气加持的。

但,运气也是实力的一部分,不是吗?

仔细的看了一会儿总结报告,艾格笑眯了眼。

说实话,伊莎贝拉越好他就越开心。

因为伊莎贝拉的下一部片约在他手上嘛。

更别说,伊莎贝拉的项目里还有他们迪士尼的人。

“必要的时候,我们可以帮忙宣传一下。”

看完报告后,艾格望向了秘书。

“okay,我明白。”

秘书点了点头,他知道伊莎贝拉这个女孩很特别。

在世人的眼里,吃满华纳资源的她那就是华纳的小公主。

但——

如果迪士尼也下了注呢?

当罗伯特·艾格想要掀翻的是迈克尔·艾斯纳时……

伊莎贝拉能吃到的,真的只有华纳的资源吗?

(笑~

而和罗伯特·艾格一样开心的还有奋进的帕特里克·怀特塞尔。

当《好声音》的消息爆炸式的传开后,帕特里克·怀特塞尔的手机便响个不停——

“yeah~我是帕特~”

“蒂姆?蒂姆·罗宾斯?噢~你好你好你好你好~”

“你想来奋进做客?没问题!我就在公司!随时欢迎!”

“……”

“耶,我是帕特。”

“保罗·沃克?噢——我知道你——《速度与激情》对吧?非常棒的电影!”

“明天下午打高尔夫?okay,我一定来,你给我定个时间,我让我的秘书来排期。”

“……”

“嗯,我是帕特。”

“又有人来找我们了?想谈谈经纪约代理的事情?okay,你整理一下交给我吧……”

“……”

只要是在好莱坞这个圈子里混的,那就都知道哥伦布是如何接下的《hp》。

也知道伊莎贝拉·海伍德是如何进的《hp》。

当斯皮尔伯格和罗琳的矛盾世人皆知时,随着《魔法石》和《密室》的结束,这两位竟然合作了?他们的关联人竟然凑在一起开了部新电影?

omg!

这他妈的是什么鬼啊!

所有人都想搞清楚其中道道!

有一说一,在这个时候,直接向当事人打听是最好的方式,可……

想要打听消息的,那都是咖位不够的。

在当下这个圈子里,想要得知真相的都是得仰望哥伦布和伊莎贝拉的。

so,找知晓消息的第三方打探一二便是必然。

而第三方……

不就只有奋进了吗?

因为伊莎贝拉的新项目里有三个奋进的艺人嘛!

在等大伙注意到这件事情后,奋进的能力也让无数人瞧得眼热。

先前,斯皮尔伯格和罗琳那可是打破了脑袋。

就这样你们都能横插一脚?

这尼玛有多强?

如果我们签到你们家,那我们是不是也能拿到无数好项目?

嗯,帕特里克·怀特塞尔的目的达到了。

当下的他可能是不如克里斯·哥伦布,他可能永远都签不下伊莎贝拉·海伍德了。

但这不重要不是吗?

当我能和大佬站在一块儿时,那我也就成为大佬了!

(嘻嘻~

根据笑容守恒定律,有人开心了,那肯定就会有人不高兴。

例如安妮·海瑟薇。

当身处爱尔兰阿德莫尔影城的她得知,伊莎贝拉的新项目名还未定便已火了后……

她的双眸,那是真的能喷出火来。

“bitch!”

备注:1好莱坞有两种升咖方式,一种是商业片大爆,一种是奥斯卡,前者其实是圈内主流,后者是才是邪道。通过商业片升咖的人都是有粉丝基础的,都是能抗票房的,他们在收入上的10+10、20+20那都是拿的非常稳的,而通过奥斯卡升上去的……好莱坞里有一种说法叫做‘奥斯卡魔咒’,指的是拿奥奖的人事业生活都会崩,这个其实就是邪修反噬——艺人通过拿奖来升咖、然后获得高片酬、结果扛不起票房、作品扑街、成为票房毒药、没有公司愿意请。

(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