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54章 人类/类人群星闪耀时  如何拯救德意志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新网址:m.92yanqing.com

“从世界各地赶来的各位科学家们,很高兴见到你们。”

当莫洛托夫还在克里姆林宫里苦苦等待史达林的答覆时,德国那边,由爱因斯坦受汉斯之託主导的核武器开发计划——“柏林计划”(berlin projekt)终於踏出了歷史性的第一步。

看看参与这项计划的成员阵容:

与爱因斯坦一起写下“爱因斯坦—西拉德信”,对曼哈顿计划的启动產生重大影响的匈牙利物理学家利奥·西拉德(leo szilard);

在哥廷根大学时期被汉斯亲自招募,从而没有返回美国,而是留在祖先的故乡——德国(奥本海默出身於德裔犹太人家庭)的尤利乌斯·罗伯特·奥本海默(julius robert oppenheimer);

与奥本海默一样,在奥匈帝国出身、经汉斯说服渡来德国,以“约翰·路德维希·冯·诺依曼”(johann ludwig von neumann)之名活动的年轻天才——约翰·冯·诺依曼;

丹麦的著名物理学家尼尔斯·亨利克·戴维·玻尔(niels henrik david bohr),以及他的学生、同时也是纳粹核武器计划“铀工程(uranprojekt)”核心人物的德国核物理学家维尔纳·海森堡(werner karl heisenberg);

不久前在波兰以国葬礼下葬的居里夫人的长女,继承了母亲天才血脉的伊雷娜·约里奥-居里(irène joliot-curie),和她的丈夫、同时是居里夫人的弟子——弗雷德里克·约里奥-居里(frédéric joliot-curie);

隨著拉罗克的影响,义大利也开始了对犹太人的迫害,恩利克·费米(enrico fermi)为了保护犹太人妻子,在爱因斯坦的建议下也投身於德国阵营......这些在学界早已声名远扬的星辰,如今悉数匯聚於此。

“想必爱因斯坦博士已经向诸位说明了,我们的目的只有一个——在法西斯势力之前抢先开发出核武器,以此阻止他们。”

汉斯话音刚落,听到“法西斯”一词,奥本海默、冯·诺依曼、玻尔等犹太裔科学家手上都不自觉攥紧了拳头。

在座的,没有人不知道法西斯对犹太人犯下的残酷暴行;也没有人对此能无动於衷。

爱因斯坦之所以挺身而出,率先领导柏林计划,原因便在於此。

“当然,我明白,有人无论如何也难以接受將科学作为战爭的工具。但如今人类头顶正笼罩著前所未有的深重黑暗,迫使我们不得不做出这种不幸的选择。轴心国的暴行一日比一日更加肆无忌惮,而苏联也隱隱有与他们携手的跡象。”

当然,目前他们掌握的情报还只是“法苏之间有过某种接触”这种程度,但两方若真要谈,又能谈些什么呢?答案昭然若揭。

“若就此任由轴心国吞噬整个世界,那么人类的未来將荡然无存,我们苦心守护的和平也会隨之化为乌有。”

汉斯停顿片刻,继续说道:

“我不会说什么『一切重担由我一人来背负』的空话。毕竟,负担这种东西,並不会因为別人愿意替你分担就真的轻了。

我只恳请各位,作为成年人,作为肩负责任的长辈,將来能为孩子们留下的,不是漆黑绝望的未来,而是充满繁荣与和平的光明前路。怀著这样的信念来投身於这项计划。”

啪啪啪啪啪啪!

演讲落幕,科学家们爆发出热烈的掌声。

有人是为全人类鼓掌,有人是为了家人,还有人是为了祖国。

“辛苦了,总理先生。这下终於是个开始了。”

“嗯,爱因斯坦博士。今后就拜託您了。”

“当然。”

“总理,请稍等一下......”

汉斯正与爱因斯坦握手时,秘书凑过来,在他耳边低声说了几句。

“......该死的小鬼子。”

那消息足以让他深深皱起眉头。

......

“苏维埃联邦决定接受贵国的要求。”

“是吗?”

几天后,终於等来了梦寐以求的答覆,赖伐尔脸上顿时浮现出喜色。

只是,传话的莫洛托夫神情却依旧满是踌躇与不安。

法国的要求固然能让法国获益,但代价却是苏联必须冒著风险。

『坦克与航空技术交流姑且不论,还要我们先出面去吸引德国的目光。』

至於如何吸引,答案不言而喻。

『不过,这也並非毫无道理......』

法国当下最迫切的,仍是重新武装。

毕竟,没有武器,根本无法打仗。

然而若是就这样贸然宣布重整军备,德国必然会立刻宣战,挥师直逼巴黎。法国急需一种能让德国投鼠忌器的屏障。

而拉罗克想到的屏障,正是苏联。

即便身负伤痕,苏联依旧是那头庞大的北方巨熊。一旦它行动起来,德国也不敢轻举妄动。

『可说到底,这不就是要苏联替法国去送死吗。』

虽说法国不止准备了这一手,並且许下丰厚回报,但在莫洛托夫眼里,法西斯分子的承诺根本不值一信。

然而,因收成歉收而饿得眼红的史达林,即便心知肚明,最终还是决定与轴心国握手。

且不说拉罗克的傲慢无礼,单就两线作战而言,法国的重整军备亦是必需的。若法国先行倒下,那苏联就只能孤身对抗德国。

至於莫洛托夫,他自然连半句反驳都不敢。史达林的决定,谁若敢出声,便会和那些被清洗的倒霉鬼一样,悄无声息地消失。

“那么,今后就请多关照了。”

“嗯,衷心希望这一次不会再走上1914年的老路。”

“彼此彼此。”

两人嘴上互相讽刺著不要像俄罗斯帝国那样不战自败,手上却紧紧相握。

为了推翻德意志帝国,轴心国与苏联签下了这份秘而不宣的《莫洛托夫—赖伐尔条约(molotov-laval pact)》。这份条约,正是最恶同盟的开始。

当然,待德国覆灭之后,这个同盟也会如仲夏夜之梦般虚幻破灭。

“委员长同志。”

“何事?”

法兰西人与苏维埃人,不论心底如何,各自举杯祝贺这份条约的签订时,一个神情慌张的人快步走到莫洛托夫身边。

“远东出事了。”

“远东?”

“是的,刚刚传来消息,日本对xx发动了攻击。”

“那种事不是常有的吗。”

自满洲事变以来,日本便不断与xx爆发衝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