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6章 宝马大众都是咱创的  从粉碎敦刻尔克开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最新网址:m.92yanqing.com

殷麦曼看到眼前这辆新车后,也是饶有兴致地绕车观察了好几圈。

这车外壳做工还可以,装饰也挺华贵,引擎动力如何就不知道了,得开过才摸得清。

“这车要多少钱?”殷麦曼素来喜欢操纵各类机械,看到没见过的新车自然也跃跃欲试。

旁边那名来迎接他们的一名巴里亚王室管事语气淡定地回答:“这车还没对外出售,目前只是试产,供王室和集团军高层使用。

不过隔壁第4集团军的符腾堡大公,他们用的都是斯图加特当地的牌子,奔驰,跟我们规格类似要卖两万多马克。”

奔驰造车已经三十多年了,bmw还是初创,底蕴自然不能比。

殷麦曼暗暗咋舌:“两万马克?按上尉400马克的军饷,也得50个月才能买得起一辆!”

鲁路修也有些感慨,但并不是嫌贵:“帝国的工业产品确实精益求精,但工业效率已经不行了。马克,你可能不知道,就在开战前夕,大洋彼岸的丑国,亨利福特已经把功率和载重差不多的轿车、降价到一千多丑元了,大约合五千马克。

也就是说我们造一辆车的成本,丑国人能造四辆。而且丑国人还在提升生产线效率,我们如果什么都不做,未来的生产率差距只会越拉越大。”

那名王室管家显然不太了解外面的产业界情况,闻言也是大惊:“丑国人那种工业垃圾能卖那么便宜?五千马克的车能开么?不会就是一个发动机驮一个壳子吧。”

鲁路修并不想现在就争辩这个问题,只是无奈地摇了摇头。

另一边的殷麦曼已经上车,简单熟悉了一下,然后就开着车载着鲁路修先去巴里亚王室庄园下榻安顿,次日再去西门子公司。

后续在巴里亚的这些日子,鲁路修的生活待遇也明显好了一大截。

他也不用再坐飞机赶来赶去了,到哪里都是殷麦曼开着bmw原型车。

每天也算得上锦衣玉食,香车宝马。

公爵殿下也很慷慨,应该是得知了鲁路修在图林根那段时间办事很得力,就打电话回来,把那辆bmw赏赐给鲁路修个人所有了。

折价两万马克的礼物,说送就送了。

鲁路修有感于知遇之恩,这阵子去西门子督促无线电轻量化就更勤快了。

因为鲁路修是代表公爵来提需求的,所以他得到了西门子慕尼黑公司负责人赫尔曼.冯.西门子的亲自接见。但后续的技术讨论,主要是跟其下属的项目经理和工程师们进行,具体细节无须赘述。

毕竟西门子公司比伯格曼大得多,还有巨量的民用产业,大老板也是很忙的。

赫尔曼.冯.西门子已经是公司的第三代了,他爷爷维尔纳.冯.西门子是初代创始人,他父亲阿诺德则是二代目、如今也已年老,常居柏林。慕尼黑这边的业务就交给第三代家族成员管了,这也是一家典型的家族式企业。

西门子公司的工程师们,在最初接到鲁路修上尉的要求时,还觉得挺不可思议——在他们看来,目前的fu08型小功率无线电,一共也才70公斤重量,算是很好用了,一匹驮马就可以驮着走。

如今的通讯连,骡马化程度还是很高的,不至于驮畜都不够用。

但鲁路修考虑地却更多,他需要的是电台能够被步兵们背负在身上、在复杂地形快速机动。

他也知道,短时间内要让电子元器件或是电池轻量化,那是不可能做到的。

所以他的改进思路也很简单粗暴——原先的无线电台都是一体式的,不考虑单兵搬运,所以结构很紧凑,电池是装在机器里的——既然如此,鲁路修就让西门子的人尽快弄出电池包和电台本身分拆开来的款式。

西门子的工程师算了一下,然后告诉了他一个坏消息:“如果要搞分体式,还要额外的绝缘部件和连接电缆,结构也会复杂化,反而会让总重量稍微增加几公斤。”

鲁路修的态度很干脆很明确:“总重增加无所谓,我只要单重下降!总重加了我最多分几个士兵分开扛,少带点武器弹药,但70公斤一台谁背得动?”

西门子公司的工程师倒是很快响应了这个需求,一番加班加点后,最后鼓捣出一个方案:总重反而从70公斤提升到了75公斤,但可以拆分成三部分,电台本身25公斤,电池包分成两块,每块也是25公斤。

电台的续航力进一步下降了一半,但电用完了也可以直接插换备用电池包。

另外,这5公斤的总重也不是白加的,不光有额外线缆的重量,也包括了一些防水结构件和防震缓冲的胶垫,让整机在野外恶劣环境下不容易损坏。

鲁路修对这个结果还算满意,大不了以后每个排再加一名通讯士官,然后正副排长和通讯士官负责背电台和电池包,

其他4个班的60名普通战士背作战武器。

背了电台和电池的军官,就只带一把毛瑟20响手枪、两颗手榴弹自卫,其他负重都省出来给通讯设备。

看到最后的方案时,鲁路修也是忍不住内心疯狂吐槽:

特么1914年的铅酸蓄电池储能密度是真低啊!

为了一个几十瓦功率的电台,就要两个25公斤的电池包!

后世的手机打游戏时都好几十瓦功率了,但一块手机电池才多重。

……

西门子的事情,不是一朝一夕能搞定的。

鲁路修大致算了一下日程,他至少得在慕尼黑待上半个月,期间也可能要跑一趟同在巴里亚境内的纽伦堡。

所以西门子工程师们干活的时候,他也没闲着,先是让殷麦曼教他开车开飞机。

鲁路修穿越前也会开车,就是普通c1照,所以连手动档都会。

不过1914年的手动档老车和后世完全不一样,他在殷麦曼的高强度培训下,还是了三五天才学会,又了十几天才初步掌握开飞机。

这期间,鲁路修还见缝插针,拿着公爵殿下批复的预算,带着巴里亚王室的一些管事,一起去考察供应商、搞了一些技术含量相对较低的装备。

比如他想要比法军更早几个月造出钢盔,或者弄一批掩护色更好的迷彩服,还有能防催泪瓦斯的初代防毒面具。

甚至连德军原本用的长筒军靴,也不是很适合未来伊普尔突出部战场的环境——伊普尔周边太泥泞了,而且很多地方积水齐腰,长筒靴根本防不住水,反而进水后会一直兜着,把脚泡烂成“堑壕足”,也就是一种脚气病。

鲁路修觉得还是给士兵们采购一批短鞋帮的高耐磨厚底运动鞋,再加上皮革绑腿,也比长筒靴好使。最好就是跟后世的工装劳保鞋那样,又结实又耐用。

这些东西里面,除了钢盔稍微有点难度,其他在慕尼黑随便找制衣厂都能搞定,具体也就没什么值得赘述的。

(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