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军骑兵当中,扮演了这个钻口袋角色的,正是舒伯特少将的骑2师的一个旅。
于是这个旅首当其冲,几乎被来自左右前三个方向的好几十挺轻机枪持续交叉扫射!
偏偏1914年的布军随机应变能力也比较差,军官们脑子普遍还比较轴,会“英勇”地坚决执行命令。
否则也不至于出现电影《战马》里那种标榜骑士荣誉感、实则无脑送死的场面了。
敌人的这份呆板,就由鲁路修照单全收了!
布骑2师的一个旅,几乎就在不到十分钟的时间里,被交叉绞杀在这片地带!哪怕原本就不满编,凑不到3600骑,但至少也死了两千多骑!
而后来根据战后统计,在这片弧形凹陷阵地上,至少收尸到了两千七八百个战死的骑兵!一整个旅,除了极个别逃兵,其余尽数全歼于此!
而骑2师的另一个旅、以及骑3师全部,他们的损失同样不小。
只不过这些部队还有时间反应,发现不对劲还能赶紧屁滚尿流撤退,跑得快还能逃出去。
舒伯特少将的另一个旅,在冲锋时好歹分了几个波次、留下了一些预备队,所以只有最前面的6个骑兵连遭到了突袭重创,连连败逃时,已经被收割了过半人命。
剩下6个连的预备队哪里还敢再上,纷纷试图拉开距离。
可一开始德军就是故意示弱、放近了打的,mg15轻机枪的有效杀伤距离完全不逊于其重机枪原型,在1500米上照样能杀人。
骑兵连连败逃,也不免被背后扫射驱赶了一路,不停有士兵背后中弹坠马,惨嗥了快半小时才完全脱离战斗。
艾比伦中将亲自督领的第3师,情况比这边稍微好一点,但也好不到哪里去。
……
仅仅半小时后,伊普尔城内。
布国远征军总司令、约翰.弗伦奇元帅办公桌上的电话就响了。
留着浓密纯白色大胡子的老元帅拿起话筒,仅仅听了一句,手就一哆嗦,话筒跌落在地上,啪地砸坏了外壳。
“元帅您怎么了?您没事吧?”旁边的参谋连忙扶着他坐下,还以为老元帅是血压过高身体不受控制了。
“这……这怎么可能!敌人只是几个营的渗透部队,就几乎歼灭了舒伯特少将的骑兵师!还把艾比伦中将的另一个师也打残了!”
“什么?”旁边的参谋们也都震惊不已。
这绝对是昨天战役打响以来,最大的损失了。
巴约勒前线打死打活打了那么久,也不可能有一万人以上的伤亡总数!再怎么打总损失还控制在四位数。
可是仅仅半小时骑兵军就丢掉了好几千条人命、算上伤兵的话绝对过万了!
这就是用骑兵四面八方同时冲击密集重机枪阵地的下场吗?
可是,就算骑兵不适合现代战争了,不是应该拉扯着打的吗?怎么会掉进这样的陷阱?
“这不可能!敌人只是渗透部队,怎么会装备那么多重机枪!谁不知道德军的重机枪有70公斤重呢!
你告诉我这种渗透部队能扛着70公斤的枪到处跑、而且还不是扛一挺两挺,是上百挺!”
也难怪骑兵部队轻敌了,这是任谁都不可能想到的事情。
如此惨败,已然让布军总司令部都陷入了相当的混乱。
……
巴约勒城外,德6集巴里亚第12师的师部内。
鲁路修的顶头上司、师长卡尔.柳德波特少将,此时此刻的心情显然是与约翰.弗伦奇元帅正好相反的。
“几乎歼灭敌军一个骑兵师?重创一个骑兵师?太好了!立刻通知集团军军部!还有,赶紧让前线安排扩音器,对着巴约勒守军喊话,打击动摇他们的士气!
还有,把刚弄上来的那几门扔煤气罐的‘喷烟者’,全部把装药去掉,给我塞传单!来不及印刷?来不及印就手写啊!内容又不难,就是告诉他们,布军总司令部派来增援巴约勒的援军,已经被我军围点打援干掉了!
他们的铁路已经被我们炸断!补给已经运不上来了!现在援军都死光了,他们还要守着这个小镇吗!”
卡尔少将这一连串基本操作,倒也扎实。一切事务都按他的吩咐安排了下去。
德军侧翼围城的部队,开始新的炮击火力准备,对着小镇轰击。士兵们在前线用能找到的一切扩音设备隔空喊话。
几个小时后,手写的传单也通过凌空炸裂的煤气罐,洒落到了镇子里。虽然数量不多,但制造敌军人心的动摇,已经足够了。
“对面的布军将士们!你们已经没希望了!你们的援军被消灭了!铁路被炸断了!帝国的大军已经包围了这座城镇!”
而事实上,德军当然没能包围,且不说巴约勒正北方朝着伊普尔高地的那段山坡不可能被包围。
就算是西北方沿着铁路的区域,其实也就最多两个团的德军渗透过去了。
但问题是巴约勒镇上的布军不知道,他们陷入到了不断有噩耗、不断有假消息降临的惶恐不安中。
最终,他们也只是再死命坚持了一个白天。
当夜幕再次降临时,布第3军军长威廉.普特尼中将已经约束不住士气极度低落的残兵了。
数以千计的新兵、往北沿着丘陵坡地,爬上伊普尔高地边缘的凯默尔山,撤进了布军第1军的防区。
那地方说是山,其实最高点海拔也就155米,换到别的地方根本不配叫山,也就在低地国家才算山,毕竟旁边还有大片大片海拔为负的沼泽地呢。
凯默尔山上,布军发现己方的逃兵涌上来,一开始还试图开枪警告。最后实在是法不责众,才只能作罢。
第1军军长道格拉斯.黑格中将听说情况后,还亲自来到凯默尔山主阵地视察、约束军纪,还下令把逃兵先关进禁闭营。
形势恶化到这种程度,第3军的威廉.普特尼中将已完全不可能守住巴约勒小镇,他也只能带队撤上伊普尔高地。
只不过作为主将,他为了维持住尊严,是跟最后殿后撤退的一个团一起行动的。
而仅仅几个小时后,也就是22日天亮时分。远征军总司令弗伦奇元帅一觉醒来,听说第3军在没有得到命令的情况下,自行放弃了重要阵地撤上山,他也不由大怒。
他下令把普特尼中将卸了枪,跟随一批指挥不力的抗命军官一起,押送回伦敦、上军事法庭接受审判。
……
普特尼中将带着溃军逃上凯默尔山后不久。
德6集12师、6师的部队,也如潮般涌入巴约勒小镇,摘取这颗胜利的果实。
而冲在最前面的,正是博克少校和伦德施泰特少校的那两个突击营。
鲁路修指挥的连队,又冲在这两个突击营的最前面。
——
ps:周末就不拆更了,一大章写到攻下小镇,免得大家不耐烦。
而且今天要控制字数不能超20万字整,免得多提前一天下新书榜。(理论上新书榜要到8月4号,但明天肯定就超20万字了,浪费一天新书榜。今天这更更完后要卡19万9千字)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