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土法破壁(第二更,求首订!)
就在陈记内部如火如荼地进行管理升级时,研发中心也传来了好消息。
周教授团队在陈秉文提出的“高温瞬时灭菌+真空脱气+趁热灌装”技术路线上,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经过五天时间的摸索,“真空+高温灭菌”终于进入最后的全流程测试阶段。
此时,研发中心的气氛,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凝重,却也潜藏着一股压抑不住的兴奋。
周教授站在实验台前,布满血丝的眼睛,紧盯着面前一台临时拼凑起来的模拟生产线。
不锈钢煮锅、真空脱气罐、小型热灌装机.这些设备在专业人士眼中简陋得近乎寒酸。
却是陈秉文提出的“高温瞬时灭菌+真空脱气+热灌装”替代方案能否落地的关键验证平台。
“全流程模拟测试,准备开始!”
随着周教授发出指令,他身后的两名博士生和四名从厂里抽调的技术骨干立刻各就各位,神情专注。
实验台上,一锅严格按照陈记秘方熬制的陈皮红豆沙正冒着腾腾热气。
温度计显示,豆沙温度已升至预设的121摄氏度。
“高温灭菌单元启动!维持121c,30秒!”周教授下令。
操作员立刻启动计时器,同时严密监控着温度。
这30秒是杀死所有微生物的关键,温度和时间必须分毫不差。
任何偏差都可能导致灭菌失败或风味严重劣变。
时间一秒一秒过去,实验室里只剩下设备低沉的嗡鸣和计时器滴答声。
所有人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
“30秒到!关闭热源,启动真空脱气!”周教授的声音打破了寂静。
操作员迅速将滚烫的豆沙泵入连接好的真空脱气罐。
“脱气完成!真空度达标!
准备热灌装!”
早已预热至85c的玻璃瓶被迅速排列在简易灌装线上。
滚烫的豆沙在重力作用下流入瓶中,液面几乎与瓶口平齐。
“立刻封盖!无菌热封!”
特制的铝塑复合盖被压紧在瓶口,高温瞬间将封口材料融化密封。
整个过程必须在豆沙温度降至80c以下前完成,以确保瓶内形成足够的真空度,并利用余热进行瓶盖内部的二次灭菌。
当最后一个瓶子被密封好,放入冷却水槽进行快速降温时,实验室里爆发出一阵压抑的欢呼。
“成功了!流程走通了!”
“温度、时间、真空度全部达标!”
“快!取样!马上进行微生物检测和风味评估!”
周教授如释重负的笑了,但他立刻又严肃起来:“别高兴太早!流程走通只是第一步!关键要看结果!”
样品被迅速分成几份。
一部分被送往隔壁的微生物实验室进行无菌检测,这是关乎食品安全和保质期的生死线。
另一部分则被贴上标签,放入不同温度的恒温箱进行加速老化试验,模拟长期储存。
还有一部分则被送到感官评测室,进行风味盲测。
等待结果的时间,比刚才那惊心动魄的30秒还要漫长。
终于,微生物实验室的门被猛地推开。
小刘手里紧紧攥着报告,脸上是狂喜与激动交织的表情。
他几乎是冲到周教授面前,声音因为激动而有些变调:“周教授!无菌检测.全部合格!
所有样品,无菌!全部合格!”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