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了瓶盖专利这张王牌,刚诞生的“劲霸”面对可口可乐、百事可乐这些渠道覆盖率惊人的巨头,还有什么核心竞争力可言?
仅仅靠口感和功效?
在可口可乐的铁壁合围下,无异于稚童舞剑!
可口可乐的450万,是要用眼前的金山,换取他陈秉文未来亲手挖出金山的机会!
他仿佛看到,一旦签约,可口可乐技术团队迅速将菱形防滑瓶盖应用于其全球产品线,各大媒体铺天盖地的宣传,将这项创新完全归功于可口可乐。
而他陈记的名字,将仅仅存在于一份尘封的、无关紧要的专利交易备案文件中。
所谓的双赢?
可口可乐赢的是现在和未来的战略制高点,陈记赢的只是眼前一笔对巨头来说微不足道的金钱。
这种赢,是断送未来的赢!
是慢性自杀的赢!
想到这里,陈秉文的心中再无半分动摇。
他抬起头,重新迎上汤普森,端起面前的茶杯,轻轻吹了吹浮沫,抿了一口。
动作从容不迫。
随后,他放下茶杯,看向汤普森,意味深长的笑了:
“汤普森先生,450万美元,确实是一个令人印象深刻的数字。”
他顿了顿,话锋一转:
“但是,您似乎忽略了一个关键问题。”
汤普森眉头微不可察地蹙了一下:“哦?陈先生请讲。”
陈秉文身体微微前倾,目光直视汤普森:
“每一瓶可乐的口感、品质、包装、开盖体验,都直接关系到消费者对可口可乐品牌的整体印象。
如果某个区域的装瓶厂因为开盖体验差而流失消费者,影响的不仅仅是该厂的销量,更是可口可乐全球品牌的声誉。
反之,如果某个竞争对手率先采用我的专利,获得了开盖体验的优势,那么可口可乐在该区域的装瓶厂将面临巨大的竞争压力,甚至可能动摇整个特许经营体系的稳定性。”
他顿了顿,接着说道:“我粗略估算了一下,仅以可口可乐品牌为例,全球年销量超过300亿瓶。
其中玻璃瓶装占比,保守估计不低于15%,也就是45亿瓶。
如果采用菱形防滑瓶盖,每瓶饮料的开盖体验提升,带来的消费者满意度提升、复购率增加、品牌美誉度提升。
保守估计,能为可口可乐全球体系带来至少0.8亿美元的额外年利润。”
0.8亿美元!
折合港币约4亿!
而且是每年!
陈秉文的声音在会议室里清晰回荡:
“汤普森先生,您用450万美元,就想买断一个每年能为可口可乐创造0.8亿美元利润的专利包?
这笔账,您觉得划算吗?”
汤普森脸上的自信笑容瞬间凝固!
他身后的金发女士和亚裔男子也露出难以置信的神色!
300亿瓶和0.8亿美元!
这可是可口可乐内部评估报告的核心数据!
陈秉文怎么可能知道?
汤普森脸色顿时变了,眼睛直视陈秉文。
“陈先生,”汤普森的声音低沉下来,带着一丝冷意,“您这个0.8亿美元的估算,依据是什么?
市场是复杂的,变量很多,任何预测都存在不确定性。”
陈秉文淡然一笑,身体靠回椅背,姿态从容:
“依据?
依据就是可口可乐装瓶厂体系的脆弱性,以及用户体验对品牌忠诚度的决定性影响。
依据就是百事可乐这些竞争对手虎视眈眈,随时可能利用这项专利,在局部市场对可口可乐发起致命一击。
依据就是,一旦用户体验的差距形成,再想挽回,代价将是这个0.8亿美元的十倍、百倍!”
他目光扫过汤普森及其团队,笑道:
“汤普森先生,450万美元,买断的不是专利。
而是可口可乐未来十年在玻璃瓶装饮料市场的战略安全。
这个价格,不是对陈记的尊重,而是对可口可乐自身价值的低估。”
汤普森沉默了。
他放在桌下的手,不自觉地握紧。
这个年轻人,对可口可乐的商业模式、对专利的价值、对市场的洞察,都达到了令人心惊的程度。
450万美元?
确实不够看。
汤普森深吸一口气,缓缓开口问道:
“陈先生,您的见解非常深刻。
那么,您认为什么样的合作方式,才能体现这项专利的真正价值?”
陈秉文等的就是这句话。
他身体微微前倾,抛出了真正的筹码:
“专利授权可以谈。
但独家买断,免谈。
我们欢迎所有认同其价值、愿意遵守规则的合作伙伴。
包括可口可乐。”
他顿了顿,目光锐利:
“至于合作方式.
陈记即将推出一款全新的功能饮料‘劲霸’。”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