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40章 伐罪  子不类父?爱你老爹,玄武门见!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最新网址:m.92yanqing.com

这样一来,这批人没有不竭尽全力的,至于是否滥杀无辜,王温舒是不管的。

靠着这种严酷的手段,王温舒抓捕当地豪强奸猾,连坐千余家,情节轻者处死,重则灭族,家产尽数充公。

官、贼的联合祸害,南阳百姓如无必要,轻易不出门,如无结伴,绝对不会踏出城门半步。

近乎“坚壁清野”的手段,让南阳山林匪盗没有能劫掠的人,抢不到钱粮,纷纷跑去了别的地方。

南阳周围,豫、楚之地的“盗贼”听说后,当然也不会跑到南阳来。

某种程度上,南阳郡是达到了“路不拾遗”的境界,可却不是大治该有的模样。

九真一假的话,最是难辨,或许,这正是语言的魅力时刻。

最关键的是,陛下似乎也没有分辨真假的想法。

“甚好。”

刘彻予以肯定,接过了菜羹,边吃边道:“董仲舒。”

“臣在。”

“地方民书就由你先撰写,然后由朕誊抄上交朝廷,等到朝廷给出反馈,我们就离开南阳郡,继续南巡。”

“诺。”

“各地诸侯王都到长安了吗?”刘彻问道。

先让诸侯王国府兵从军南越作战,后诏诸侯王进京,不给他丝毫联络诸侯王,提兵上长安的可能,丞相公孙弘的权术,让他这个皇帝都忌惮不已。

有时,他也在想,这会不会是那逆子假托公孙弘施展的权术,但又觉得不可能,这样环环相扣的手段,那是个小儿能施展出来的?

聪颖是正常的,智近于妖就不正常了。

“回陛下,算算日子,差不多了,上巳节前,诸侯王们大体都能抵京长安。”董仲舒答道。

“那就把诸侯王们的阴私都给朕那逆子送去吧。”

刘彻嚼着青绿的野菜面饼,冷笑道:“大汉上君向来以仁恕视人,就让世人看看,号称‘圣主贤君表率’的上君,是为了世人的苦难屠戮了自己的宗室亲族,或是为了自己的宗室亲族罔顾世人的苦难。”

诸侯王。

始终是大汉天子最是防范的一群人。

所作所为,肮脏龌蹉,哪怕不知道全部,也知道七八。

那为什么不加以制止呢?

为了皇位。

如果诸侯王在封国不胡作非为、横行不法,而是个个明德惟馨、礼贤下士,就该轮到长安的皇帝坐立不安了。

如此多的封地、钱财,你不去荒淫无道,竟想着结好属臣、邀买民心,你说你不是想造反谁信啊?

是以,刘彻逼死了异母兄的河间王刘德。

刘德是孝景帝第二子,跟废太子、临江王刘荣一样,都是神医栗姬所生。

如果立长,刘荣被废之后,就该轮到他当太子,孝景帝朝也泛起过波澜,换言之,是曾经存在过即位可能的诸侯王。

就国之后,刘德多方招揽儒生,特筑日华宫,内设客馆二十余区,用以安置学士,进行争鸣之事,其国中藏书,几与大汉朝廷藏书相当。

曾立“毛氏诗”、“左氏春秋”博士,由毛苌、贯公等讲解先秦典籍。

天下英雄和儒生人无不心向河间王。

元光五年,刘德至长安朝见天子,并献上雅乐,期间,刘彻语重心长对他讲了一番话,“商汤和周文王,当初都只有区区百里地,最终成为王者圣人,你是不是也有这个追求?”

听上去像是在夸河间王的才德,但商汤和周文王皆是革了当时天子命的新王,有这样的追求,又是想要了谁的命?

所以,刘德听完回国,不久,纵酒享乐死了。

诸王的恶行,一是本性,二是大汉天子纵容,三是诸侯王的自觉。

唯有自损声名、德行,才能让天子安心。

借助诸王的罪行,天子只要愿意,可以随时削减王国郡县,甚至直接撤国入汉,完成权力集中。

如果天子愿意,还能通过饶恕诸侯王,彰显天家的仁慈亲和,损失微少的王国民心,大大提升圣誉。

但这样的事不能经常做,毕竟有损皇家颜面,损失多了,连江山社稷都要动摇。

刘彻以前不敢干。

现在敢了。

要是所有诸侯王的罪行全部暴露于天下,民情汹涌之下,逆子该如何应对呢?

是杀尽诸王,孤家寡人,没有半分仁恕之心、亲亲之念,是不杀诸王,民心尽失。

在长安城时,在甘泉宫时,总是逆子在让他做选择,终于能让逆子做选择了。

由里到外,刘彻舒爽极了,他好像,又行了。

“臣这就去办。”

“慢。”

刘彻叫住了董仲舒,“日前不是从赵地来了个江齐吗?有证据,有证人,广而告之送入关中,不要给太子隐秘诸王之罪的机会。”

“是,陛下!”

(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