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央视报道(求订阅!)
央视的厂(台)长姓戴,今天早上刚去部里开了一个会,回来之后便向秘书吩咐道:
“把洪副厂长叫来一下。”
戴厂长口中的洪副厂长叫洪闵声,是厂里面文艺部门的一把手。
但是这会儿这位洪副厂长也在开会,而且是关键时候,所以虽然知道厂长找自己,却也没有立马结束会议。
这是一场关于决定四大名著之《红楼梦》和《西游记》导演归属权的议会,厂里导演都在争取。
眼下轮到王福林陈述自己的竞选发言。
“各位领导、同事,大家早上好。”
“我想拍《红楼梦》,而且我也认为《红楼梦》绝对值得搬上荧屏,我的理由如下——
一、起到传承和普及经典文化:因为之前的一些历史关系,导致我们的经典文学没有青年愿意读了,我认为这是文学传承的缺失,拍摄《红楼梦》,可以用直观的影视形式让更多人了解这部古典名著,帮助青年重拾对古典名著和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兴趣,意义重大。
二、推动电视剧行业发展……
眼下,虽说我们拍摄条件有限,人员水平也有待提升,拍摄《红楼梦》确实是困难重重,可是如果连尝试都不敢,那什么时候才能迈出这第一步呢?
有的同志说等条件再成熟一点,可是我想问,什么时候条件才算成熟?
我认为这个想法是推卸责任,如果什么都留给后人来做,那到时候后人问一句我们这些前辈又给他们留下了什么,大家该如何回答?是否会感到惭愧和脸红?
所以,我觉得现在就要拍,不仅要拍,还要给它拍好,拍成经典。
我虽然只是在年轻的时候粗浅的翻过《红楼梦》,但是我有决心和热情去深入专研。我愿申请解除日常工作,用一年时间潜心研读原著,翻阅学术文章,把这本书吃透。我还建议成立顾问委员会,邀请像沈丛文、启功等红学家和剧作家加入进来,有他们把关,内容上肯定有保障。
而且《红楼梦》室内戏和文戏较多,相比《三国演义》《水浒传》的大量打戏拍摄难度相对小一些,咱们有能力克服。一旦将这部影视剧拍摄成功,我认为将是开天辟地头一遭,不仅能够提升我们央视的影响力,还能为中国电视剧发展树立一个标杆,为后来者趟出一条改编名著的路。
我相信,只要齐心协力,咱们肯定能拍出观众满意、流传后世的佳作,恳请厂里把这个任务交给我!”
其实关于两部名著的导演人选,厂里面已经争论过不少时间,也开了许多次会议,洪闵声心里差不多是有数的。
他也不打算再拖了。
今天早上开这场会,就是想把最终的导演人选确定下来。
结果当然是遵循‘历史’,把《红楼梦》的指挥棒交给了王福林,《西游记》的指挥棒交给了杨秸。
会议结束后,秘书再次提醒了一下,洪闵声才想起来厂长找自己,于是赶紧前往了厂长办公室。
“老戴,实在抱歉,我刚才开会脱不开身……”
戴厂长打断了洪闵声的道歉,摆摆手道:“没事没事,其实找你也不是什么急事,就是上面安排来了一个人,人家是学舞蹈的,所以去你们部门最合适,通知你过来是提前跟你打声招呼。”
在他们央视,这种‘关系户’不能说没有,甚至还不少。
其中尤以他们文艺部门最多。
所以这种事情洪闵声见得多了,倒也不是太抵触,只是有些好奇来的人是什么身份,竟然连他们的厂长都要说是上面安排的。
戴厂长也看出了这位老同志眼里的疑惑,笑着解释了一下。
“最近那部为国家创造了700万美元外汇的电影老洪你应该也收到一点风声了吧?”
洪闵声点头,不过皱眉道:“不是673.5万美元吗?怎么到了老戴你的嘴里,就变成了七百万美元了?”
“今早上我去部里开会,才知道那个叫陈浮生的年轻同志还给在香港上映的电影拍了一个切片广告,这方面收入是35万美元。”
“嘶……美元有这么好赚吗?我们厂里怎么就没有这种人才呢。”洪闵声感慨道。
戴厂长神秘一笑:“很快也就有了。”
“啥意思?”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