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源点点头:“不错。虽然你曾祖父,还有爷爷皆已离世,但祖训犹在,就是要培养个读书人出来,跻身仕途,光宗耀祖,并带领我们返回祖地,进入宗族祠堂,认祖归宗。这个,不但是曾祖他们的夙愿,更是我和你老叔的毕生志愿。”
闻言,陈志默然了。
大塘乡为多姓混居之地,大部分的人家,基本都是在那波战乱时期逃难过来,在此落脚成家的。
人心思旧,总想着落叶归根。
尤其是重登族谱,认祖归宗,更成为心中执念,压过一切。
只是对于形势式微的旁支别脉而言,想要做到这一步谈何容易?
倒不是说只有读书考功名这一条路,而是相比之下,这一条路是最有希望达成的。成本也相对较低,家族咬咬牙,能够支撑得起。
陈源叹口气,接着道:“而且你要知道,这次打点的钱,基本都是小郎自己出的。”
陈志不说话,他知道这次要的钱并不止那些,家里多年的积蓄也一并拿了出来,可以说是孤注一掷。
不过父亲所言有理,家族流落在外,叔伯兄弟间若不抱团,四分五裂的话,只会被外人欺负。莫说返回祖地,便是在乡下都站不住脚。
如果这次事成,陈晋能够进入衙门办差,对于家里自是好事。
他心间仍有不安,忍不住问:“爹,若是对方收了钱,办不成事,岂非鸡飞蛋打?”
陈源呵呵一笑:“不可能的。只要银子送出去了,那就代表着事成。否则的话,传扬出去,赵主薄失信,砸了招牌,以后谁还敢找上门来?”
陈志哦了声,觉得颇有道理。
又等了一阵,雅间门被推开,店小二引着两人进来。
走在前面的,身穿灰色衣衫,乃是负责牵桥搭线的赵家门子赵老柴。
后面跟着个肥头大耳的胖子,留两撇短须,模样富态,正是赵管家赵阿大。
陈源慌忙站起,鞠躬弯腰:“赵老哥,赵管家,你们来了,请坐,请上坐。”
赵管家扫一眼,毫不客气地坐了上首,赵门子在左侧陪坐,陈源坐右边。
至于陈志,作为小儿辈,他没得位置。
贵客来到,可以上菜了,一盘盘肉疏菜肴端上,很快摆满了桌子。
还有一坛好酒。
依照惯例规矩,席间向来不谈正事,要等到酒足饭饱之后。
约莫两刻钟,差不多吃饱了,又吩咐店小二上茶和点心。
桌上杯盘狼藉,却还有诸多剩菜,瞧得陈志暗流口水。
纵然是剩的,可对于农家而言,依然是难得一见的美味佳肴。
他本想着等赵管家两人走后,就能上桌吃一吃,不料赵门子直接叫店小二打包,全部搜刮得干干净净,汤汁都没剩下。
端是又吃又拿的。
吃过茶后,赵门子冲陈源打个眼色。
陈源会意,连忙捧出个沉甸甸的包裹,送到赵管家面前:“赵管家,拜托你了。”
赵管家伸手提起包裹,掂了掂分量,笑道:“好说。”
“那何时有准信?”
“且等着,这几天登门求办事的人着实太多,大家都得排队,再一一安排。”
说罢,提起包裹大摇大摆而去。
赵门子赶紧拿着打包好的饭菜跟上。
剩下陈源父子两个大眼看小眼,陈志瞧见桌上还有茶水,当即整壶对嘴喝了起来。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