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很快,这缕疑心便被压制了下去。
一来相信自己不会看错人;
二来只是让对方去打探个行踪罢了,就算泄密,也落不下什么把柄。
时间一点点过去,当夜幕降临,月上梢头,石奇峰踏月而回:“幸不辱命,打探到了。”
将结果仔细道出。
听完,陈晋眉头一挑:“他倒是心急的。”
石奇峰笑道:“新官上任,又是升迁,自是担心会夜长梦多。”
“嗯,麻烦你了。”
“先生无需客气,况且此事并不隐秘,那厮大张旗鼓地进行宴饮,还邀请了不少人送行。既能收礼,又得到了牌面。”
石奇峰说罢,返回房间去了。
偏房中,陈晋开始踱步,走来走去。
当想到要做的事,以及可能引发的各种连锁后果,便忍不住的心绪起伏,难以平静。
都说每逢大事有静气,可要真正做到,并不容易。
他便点亮魁星踢斗灯,在灯下铺开文房四宝,提笔写字。
写的是“静”字。
一连写了三个。
而内心的躁动之意仿若水滴,通过笔墨表达,倾泻发散到字体的笔画行间。
于是,一颗心慢慢安定住了。
这番行为,在修行的范畴中,可归纳为根本法门的“观想感应”,隶属外在形式。
当陈晋看着自己写的“静”字,感受着这个字的结构寓意,从中得到需要的信息,意念获得某种满足。
那就是他想要获取的结果。
这也是修为尚浅的问题所在,若是道行高深者,只需念头一动,便可斩却这些胡思乱想,根本不用写字的。
平静下来后,陈晋先是看书,差不多时辰,再来运功吐纳。
今晚本来心中有事,但将其化解后,从“有事”变作“无事”。中间过程,代表着一份领悟。
领悟反馈,心念开朗,“啪”的一声轻鸣,正是源自脏腑内在,像是解开了一颗扣子,破开了某处症结疑难。
在刹那间,心情为之轻盈,意念为之聚合,四肢百骸,新的劲道力量随着气血涌动,如同破土的源泉,转瞬滋润着五脏六腑。
陈晋喜出望外,忍不住哈哈一笑。
终于破境了!
从第一境晋升为第二境:炼精中期。
自从学到法门,每日苦修,孜孜不倦,没有一日懈怠,如今功夫不负苦心人,总算有所收获。
欣喜之中,一颗心兴奋不已。
须知喜怒哀乐,七情六欲,不管哪一项情绪,一旦过头,便都会影响到心性心境。
他吐一口气,摇摇头,再度提笔醮墨:
又得写“静”字了……
……
第二天,天蒙蒙亮。
陈晋便起身,洗漱完毕,伸手抓起剑匣。
这一抓,顿时彰显差别变化,感觉轻了一截。
刚走出去,竟见到石奇峰早等在了门外。其今天身穿一袭灰袍,短须收拾得整整齐齐,正站立在一辆马车边上。
陈晋扫了一眼:“石师傅,其实你不必如此。”
石奇峰挺直腰杆,朗声道:“我废了,也老了,已经没有多少机会可言。所以请先生成全,上车。石某愿为车夫,以供驱驰。”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