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不能阻拦大家赚钱吧?那样的话,可就要结仇了。”
如果说前面那些大而泛之的言论,还不能让三个电影厂厂长有所触动的话,李子成最后的话一下子让他们严肃了起来。
挡人財路,犹如杀人父母。
这个观念自古有之。
即便现在计划经济依旧占据主体,社会上为了利益而爭执的事情却也不少。
尤其是大家都很贫穷,遇到能够赚钱的机会,肯定会骚动起来。
就像李子成说的那样,明明人家有赚钱的机会,结果却被阻拦了下来,只怕会演变成不可调和的矛盾。
光提出问题没有用,能够解决问题才是王道。
李子成把事情推进到这一步,自然別有目的。
“咱们的电影厂虽然是国营单位,背后有国家支持。但是按照目前的趋向来看,迟早有一天国家是要放手的。到了那时,电影厂可就得自力更生了。不说咱们拍的电影能不能经受得住市场的考验,光是各家厂里剩余的劳动力究竟该如何安排,您几位可有眉目?”
这一下三个厂长的眉头全都紧皱了起来。
虽然国企改革还没有到来,但是问题已经开始出现。尤其是隨著知青回城,大量閒散劳动力的出现更是让各个单位一筹莫展。
安排工作,没有岗位;
不安排工作吧,这些人就没有收入。
没有收入就没有办法生活,这些人为了活下去就很可能而走险,成为不稳定因素。
李子成提到这些,就是要帮助他们解决问题。
“谁也没有规定,电影厂就必须只能拍电影。像我刚才提到的艺人经纪业务,各家厂里是不是可以搞起来?这样的话,演员在单薄的工资外有额外的收入,厂里能够从中获取分成,閒散的劳动力有了工作岗位,这是一举三得的好事啊!”
苏耘三人的眼晴一时亮了起来。
仔细琢磨一下其中的门道,发现確实如同李子成所说的那样,真能解决不少问题。
李子成又道:“厂里收取分成这件事,其实也可以安演员们的心。毕竟他们出外活动,不是受厂里的安排,难免会引起非议。如果赚的钱厂里不拿,他们拿著也不安心。而厂里拿了钱,最终好处落在所有人的头上,风言风语多少也能减轻一些。”
明显看得出来,三个厂长已经有些心动。但这么大的事情,显然不是三言两语就能决定的。
至於他们回去之后怎么和厂里的其他领导商量,李子成就不管了。
眼著十一將近,《高山下的环》马上就要上映,他的心里还有一些事放不下。
“爸,妈,这边的事情麻烦您二位先操持著,我想要先去做一件事。”
听了他的想法,李庚和贝聿成拍拍他的肩膀。不但没有阻拦,还亲自为他收拾了行囊。
三天后。
九月的寧阳天气宜人,妖嬈多姿的枣树摆动在微风中,显露出一颗颗好似灯泡一样湛红的果实,洋溢著丰收的喜悦。
李子成提著东西,缓步走进了李庄村。